球具商喜欢在球杆上玩的这些套路,你能看穿吗?
如果你问我最近火的球杆设计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打针设计,或者叫注塑设计。
从发起者PXG品牌的0311到侵权官司缠身的TaylormadeP790,再到老虎最新的开球铁TaylormadeGAPR,这种注塑设计的杆头慢慢占据了很多封面广告,也出现了很多消费者的讨论,不乏追捧之言。
很多人说这可能是球具设计的发展趋势,可我却觉得不过是一阵强劲的营销风。不知道这阵风能吹多久,但这种设计能否帮助我们提升球技,值得我们思考与验证。
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可能有点偏个人色彩,但这些观点却是我在尝试中总结出来的:在这些年的球具发展里,我们能从球杆设计受益多少?这些设计功能你是否用的上?
杆头角度调节套环,
能否改变弹道的高低?
杆头角度的调节,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从titleist的尝试到现在各大品牌的跟进,杆头带角度调节套环的设计已经成为了木杆杆头设计的必备了。可能你偶尔见到一些没有调节套环的杆头,还会觉得奇怪,使用它们该如何变化弹道。
我用经验来回答你:角度调节在弹道的变化上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当然这可能跟我的差点有关,我不知道职业选手是否对零点几度的改变比较敏感。但以我的测试结果来看,这种设计并没有带来弹道上多大的改进。
我习惯使用10.5度的球头,不管我怎么调节,我打9度的杆头,弹道都会很低(当然这里指的是同一品牌、同款型号的杆头,因为不同品牌在杆头角度设计其实是有区别的)。所以,确定好一号木杆头角度之后,我便不再去碰这个角度调节器。
我知道这个调节最初会让你感觉到击球似乎真的在变化,但一段时间后就会消失。换句话说,除非对球杆角度特别敏感,这个角度调节设计对你来说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
当然,这里也要提及角度调节给我带来的便利。那就是方便经常互换杆身。只要拧下螺丝,两支不同型号的杆身就能轻松更换。
杆头重心配重块,
能调节左曲右曲吗?
杆头重心配重块这个大家应该也不陌生了,现在在一号木杆头的设计上也是处处可见,Callaway的EPIC业余版、Taylormade的M1与M3就是可调节杆头重心的设计——配重块既可调左调右,又可调前调后。
但这种设计是否能帮我们改变左曲和右曲但的弹道呢?
我测试后的结果也是否定的。我不停更换尝试后发现,这个设计在球路上并没有带来较大的差异。
我们知道大部分杆头重量都会控制在195g左右,杆头重量都会分布在杆头的整体框架上,然而,可调节的配重块最多也就是在20g以内。这1/10杆头重量的改变,给杆头重心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我甚至取下过所有配重块进行测试,除了感觉杆头变轻之外,没有发现弹道左右的区别。
一号木变长的趋势
可能很多球友对0.25inch长度的变化感觉并不明显,但是纵观这几年球具的发展,一号木确实是越来越长了,特别是一些主打轻量化球杆设计的日系品牌,所推出的46inch长度的球杆比比皆是。这样的长度真的能让我们打远吗?
球杆越长,操控难度越大,对动作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才能充分发挥功效。特别是练球很少的人,动作缺乏稳定性,用越长的球杆,越没准星。我们的动作技术没有进步,球杆的使用难度反而增加了,这能称之为进步吗?
注塑设计的风口
这个讨论我们就又回到本来开头所提到的几款球杆了,从PXG说的TPE(热塑性弹型体)到Taylormade的加速胶。两个品牌在杆头内注入的物质都是为了击球时能产生最大的球速。
然而,在我测试的过程中,这种距离的变化却没有宣称的那么大。的确很多使用者用了这套,就比之前的远很多。但如果你在对比距离之前,先确认球杆的杆面角度的区别,这种差距就无足挂齿了。
例如TaylormadeP790的七号铁就是30.5度,比很多凹背铁杆的角度都要强势,这样比较起来,远也是理所应当的。但这种注塑设计却比角度一样但两片式空腔设计的击球手感要好。不过,它的手感没有刀背那么舒服。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我自测出来的观点。高尔夫也是千人千面的,每个人不一样,打球的感觉和对球杆的理解也就不一样。那么对于这些设计你怎么看呢?说说你的感受吧。
*想要了解球杆知识?
扫码进入OB的球杆群!
※ 约你玩转名牌球杆旗舰店
※ 为你解答球杆知识
※ 教你如何避雷,选到合适自己的球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