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挖起杆真的选对了吗?
挖起杆又称特殊杆、切杆。是1932年美国职业球手Gene Sarazen发明的,也正是他的秘密武器,帮他赢得了当年英国公开赛和美国公开赛双料大满贯冠军。至此之后,挖起杆就成为了职业球手包里不可缺少的球杆,一般职业球手包里也会配3-4支不同角度的挖起杆。
作为业余球员,我们在选择挖起杆的时候会碰到很多选杆,选角度的问题,不知该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挖起杆?今天我想带大家了解的就是关于怎样选择适合挖起杆的几个小常识。
关于角度的选择
这是我们选挖起杆时,第一个会遇到的问题。因为很多初学球友都不知道这些角度球杆能打到什么距离。或者说,现在要更换AW、SW球杆,应该选择对应的多少度。按照标准角度设计,大部分球杆P杆的角度都会设定在45度左右,AW杆的角度会设定在52度左右。所以,如果按照最常规接P杆的距离,一度四码,我们一般会配到52°、56°、60°为一组。
当然,也有P杆设定在43度左右的球杆,像HONMA、XXIO品牌,角度设定都会比较强势。所以一般会配到46°、50°、54°、58°为一组。当然,也会碰到一些球友有特别的角度设定,像米克尔森就有一支70°的挖起杆,这就看球友们怎么用了。
关于挖起杆停球的问题
很多球友都希望挖起杆停球。如果上果岭球能停住,那么对攻旗杆,打落点能做到非常稳定的可控性。那么什么样的挖起杆能停球呢?这里我们可以说到三点能造成强倒旋的原因。
一、杆头材质对倒旋的影响
越软的杆头材质,会制造更大的倒旋。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在击球瞬间,杆面和球接触的时候,杆面和球都是会发生形变的。越软的杆头材质会和球接触的时间会越长,这样制造出来的倒旋也会更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日本小众品牌,才有比如S20C、S25C软铁材质来作为挖起杆的制作材料。就是为了在创造柔和的打感同时增加球的倒旋率。
二、杆头凹槽设计
挖起杆凹槽分两种类型,一种是V型槽,另一种是U型槽,越深的槽产生的倒旋就会越大。当然,USGA规定,比赛使用都必须是V型槽设定,U型槽是不能在正规职业比赛中使用的。市面上也有很多球杆设定的是不合标的U型槽,在国内有一小部分球友是不屑使用不合标的球杆,他们会有不太体面,没面子的感觉。
其实,我感觉完全没有这样的必要。因为你不是职业选手,你也不需要去参加什么正式的大比赛。按照我们现在亚洲人的身材素质,要打出特别大的强打旋,如果没有球杆变相的帮助的话是很难打出来的。这些设计也是为了,让球杆变的更易打,更适合我们亚洲人群而已。
U型槽设定
V型槽设定
三、挥杆速度与击球甜蜜度
这个原因也是抛开球杆,制造强倒旋最重要的原因。因为挥杆速度决定球速,挥杆速度越快,球的转速也就会越快。当然,击球甜蜜度也是很重要。因为只有击中杆头甜蜜点,杆头的速度,才会完全转换为球的旋转速度,这样倒旋才会大。
关于杆头反弹角的选择
反弹角是挖起杆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人说,用好了反弹角,你就等于用会了挖起杆。所以,反弹角在挖起杆的使用中是极其重要的。一般市面上,反弹角有4°-14°的设定。
在选择反弹角的时候,要遵循高低搭配的原则。不同的反弹角角度适合不同的地形地貌。对硬地来说,高的反弹角不容易滑过,会导致击球弹道偏低、打薄、甚至杆头会被高反弹角弹起来而导致短杆失误。
而对于软地、沙坑、长草而言,低反弹角容易在触球过程中陷入地面,导致失误。所以,较高的反弹角适合较软的沙质或潮湿松软的球道,反弹角角度越大, 就会让球头滑过草皮。反之, 如果反弹角小,杆面入沙或者潮湿地会越快这样就会出现打深、挖地的情况。
关于杆身重量的选择
很多球友说,挖起杆杆身越重越好,这样可以让方向更稳定,降低失误率。其实,我并不赞同这样的看法。挖起杆要处理的距离或者弹道,都应该是需要特别精准的,难度也是较大的。如果使用较重的挖起杆,你心里上可能觉得方向会稳一点,然而导致的弊端就会手感全失。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麦克罗伊、斯皮斯等很多大牌球员,挖起杆的杆身比铁杆杆身要用的轻,軟的原因吧。所以,我觉得挖起杆的手感会比操控更重要。
当然,这样不是说你一定要用的特别轻才好。其实按照一般的配置,挖起杆的杆身重量确实是要比铁杆重一点。因为,对于业余选手来说方向应该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都会选择比铁杆重上10g的杆身来作为挖起杆杆身重量。重的太多,其实就没什么必要了。
在场下,挖起杆的重要是极其重要的。用好了挖起杆,能做到一切一推。哪怕你有距离的短板,挖起杆就可帮你来弥补。所以,大家还是好好斟酌一下自己手里的挖起杆吧。因为只有选对了,你才用的好。
本期互动你的第一套挖起杆是什么牌子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