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1970 发表于 2015-2-12 00:00:00

东方"十年20人计划"打造中国高尔夫新星——汪志毅教练专访 ...

文/郭萍转自 东方高尔夫杂志


也许我们一时无法在脑海中塑造这样一个人物,他极度热爱高尔夫运动,打球的时间占据了大半的人生,却只在赛场上留下娴熟而低调的身影;他教学严苛,却没有一个学生不喜爱他,廖俊豪、杨红梅、叶丽英、林玉萍、利瓦伊都是他的得意门生;他是一个台湾人,但他的梦想和朋友在中国大陆。当汪志毅遇上了高尔夫,就会产生这样的故事,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找不到目标,而早在青少年时,汪志毅就笃定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当高尔夫球员也好,教练也罢,甚至陆续而来的其他相关工作,只要他还能在球场上,挥动自己心爱的球杆,看着小白球一次次远行,这样的生活就完满而幸福。

和他的见面在下午,天气酷热,但交谈却如清风般让人舒心。他谦逊温和,即使不常露出笑容,讲到动情之处,也会兴奋地跳起来做出各种动作,不难看出,他身上流淌着高尔夫的热血。采访中,他与我们诠释了独特的青少年教育理念。


我们知道您以前是职业高尔夫运动员,而后转战高尔夫教育二十年之久,最初是什么原因促使您从事高尔夫教育呢?
汪志毅:在职业球坛闯荡多年并取得一定成绩后,作为一个注定将全部人生投入高尔夫事业的人来说,希望承担起一个高尔夫文化的传播者的角色。有八年的时间,我在美国橡树谷学院担任总教练。直至2011年,结识东方高尔夫集团总裁潘仲光先生,我们一起聊到了中国高尔夫——当时的中国高尔夫运动员寥寥无几,更别说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了。我们意识到培养自己的高尔夫运动员势在必行,凭着对中国高尔夫事业的热诚与责任,也几乎是一拍即合的决定,2011年汪志毅高尔夫学院在东方厦门球场落成了,由此也开始了学院与东方高尔夫集团的“十年20人计划”。


“十年20人计划”是什么?
汪志毅:即东方高尔夫集团赞助学院十年的教育经费,并由学院挑选20名青少年进行专业高尔夫训练,帮助他们成为职业运动员。当然,这是一条很长的艰难路,对我个人而言也是极大的挑战,但我非常有信心。目前学院已有12位赞助生,相信在未来的两三年时间里,可以逐渐看到他们的成长。


学院挑选赞助生的标准是什么?而您个人最看重的因素又是什么?
汪志毅:学院有一套完善的测评标准,对8-15岁的学员进行身体、心理的全面检测,合格者即可进入学院学习。除了基本的身体要素,我个人最看重的是学员的心态。


您认为心理因素对青少年球手很重要吗?
汪志毅:是的,与技术因素、身体条件一样,心理因素非常重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球手天生的心理素质很强,有耐心、情绪起伏不大,而有些球手则需要后天训练。网球传奇罗杰·费德勒年轻时脾气不好,但他后来学会了控制,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您认为高尔夫运动最佳的训练年龄是什么时候?
汪志毅:孩子8岁基本就可以开始高尔夫球的训练了,但这个时候可以先从基本的体能训练开始,这可以帮助协调身体,使身体变得更加强壮、更有力量,有利于开始高尔夫球练习的锻炼。等到11-13岁时就可以开始集中练习高尔夫球了。


所以学院挑选的多是幼年的学员?
汪志毅:起初,我也接触过十几岁的学员,但久而久而之我发现,在他们身上已经形成固定的思维、训练模式,要重新灌输、树立新模式很难,往往也被他们排斥。于是,我开始倾向低龄的学员,这类型的学员就像一块璞玉,更有益于雕琢。


在此之前,您拥有丰富的国外教学经历,和中国的青少年高尔夫教育比起来,您的感受有何不同?
汪志毅:我认为如鱼得水可以胜任的还是亚裔的孩子,这里头主要原因是一个文化因素,有一种很深刻的感觉,因为高尔夫其实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智慧,潜在的眼神,一个神态这样的沟通,尤其教练员和球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平时看到所谓脱口秀节目,赵本山这一类人出来,我们中国人完全是通文化,所以一看到他们就捧腹大笑,但是让老外来看他们就笑不出来。就像我在美国看美国脱口秀也笑不出来,但是老美笑得前仰后合。还是文化理念不同,沟通不同,高尔夫恰恰需要一个灵魂的空间,教你打球很容易,任何一个人不分民族,不分肤色都可以教,怎么打,但是沟通没有。


不像美国高尔夫教育的完善,中国的高尔夫教育通常是由家庭教育开始的,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汪志毅:首先我们要看中国高尔夫现状和国外先进的高尔夫状况的差别。在美国高尔夫是全民运动,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高尔夫活动,体育项目之一。所以无论老人、孩子,大家都可以打,但是在中国,我们把它定位层次比较高,基本上属于贵族运动,从小培养一个青少年运动员要花费十几万。因此,很多中国家长给孩子很大压力,要求他们每天练球,不可以休息。虽然理解家长的想法,但我认为青少年球手还是需要休息和调节的,一段时间必须有几天休息,不仅是身体上的休息,心理上的放松也非常重要。现在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出成绩,早成才,辞职专心陪伴孩子训练比赛。这种中国式的陪伴,未必是一件好事。一方面会对孩子形成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会让孩子丧失独立性而形成依赖。更重要的,过大的压力和过高的期待会使孩子产生逆反甚至放弃,由最初的热爱导致厌烦和痛苦。孩子们喜爱高尔夫运动是好事,只有通过恰当的引导使之出于自发的热爱才能最终坚持。


遇到着急让孩子成才的家长,你如何劝说他们?
汪志毅:我会问他们:“想让你的孩子在17-19岁时成为明星,还是想让他在25岁之后都非常成功?”高尔夫球员的运动生涯很长,家长需要耐心。另外一方面,当孩子取得成绩以后,各种名利随之而来,家长在此时更应该正确引导,不因利益驱使而背离高尔夫的运动初衷。


对一般青少年球手而言,怎样的练球频率是适当的?
汪志毅:一天练球8小时、每周练球7天绝不是我提倡的理念,对于青少年球手来说,一周练5天足够了,剩下的两天好好休息。也许短期的填鸭式的训练可以让这些选手在17、18岁得到很好的成绩,到了20岁的时候反而慢慢衰退了。从我的经验和全世界高球手的经验看,一个高尔夫球手正常情况下是30岁左右达到职业的成熟期,因为那时候心智、体力和赛事经验已经得到很好的平衡。在此也希望,通过我们和广大高尔夫教育者的努力,可以向世界输送真正成功的中国高尔夫明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方"十年20人计划"打造中国高尔夫新星——汪志毅教练专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