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百特•球技」跨越年龄界限的挥杆
最近,大卫利百特又开始和恩尼艾斯,这位史上挥杆最为流畅的球手,一起开始琢磨球技了。
早在2010年的时候恩尼就开始跟大卫利百特学球,那时他赢得了四大满贯中的三个。恩尼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凭借他饱含力量且轻松自如的挥杆在世界高尔夫名人堂赢得了一席之地。如今40多岁的他也依旧光彩照人。
与恩尼的重逢让大卫想起了最初创造A Swing目的——帮助所有球手学习出一种“没有年龄界限的挥杆”——以最少的动作和最大程度的流畅,将能量传递给小白球。所以,运用这样的挥杆,即使是球手年迈色衰了,也依旧能够漂亮地打出一杆。
Sam Snead(桑姆.史立德), Ben Hogan(本·霍根), Gary Player(格雷·普雷尔), Julius Boros(朱利叶斯-波罗斯), Hale Irwin(艾尔文), FreddyCouples, Tom Watson(
汤姆·沃森), Bernhard Langer(伯纳德·兰格), Calvin Peete, Larry Nelson(拉里·纳尔逊), Vijay Singh( 维杰·辛格)等等球手,他们的挥杆都展现出了优雅的流畅感,即使是到了五六十岁,挥杆也依然有的看,正是冯唐虽老,却不难封啊。
当年,进入不惑之年的杰克·尼克劳斯也改了动作,丢弃了他标志性的腿部动作,增加了更多的手与手腕动作以辅助顺畅自由的挥杆。杰克不仅减少了挥杆用力,也减轻了挥杆带给身体的巨大压力。其结果是革命性的。杰克用他这种更加轻松的挥杆赢得了三个大满贯冠军,其中就包括1986年的大师赛冠军,那时,他已经46岁了。
除了恩尼,还有一些与他同时代的球手,比如:Jim Furyk, David Toms, Reteif Goosen, Phil Mickelson 和 SteveStricker等等,他们也都在40-50岁之间仍然活跃在职业赛场上,这都与他们有效简洁的挥杆不无关系。
“无年龄界限的挥杆”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给挥杆增加更多的流畅感
(getting a little more swingto the swing)。所以不是依靠越来越大的力量获得稳定,不是用蛮力去击球,这往往会缩短球手的打球生涯,还会造成关节受伤。
传说爱因斯坦曾尝试着打高尔夫球,但最终放弃了,因为他说“太复杂了”。一个史上最伟大、通晓宇宙奥秘,能够得出质能方程E=MC2的天才,却没有琢磨出如何运用自己的能量消耗做出一个正确的挥杆?
传说归传说。打高尔夫并不是靠一个理论,一个定理或者一个方程式,而是需要一个实际的、训练良好、有节奏且连贯同步的动作。如果博士能够得到Aswing的帮助,结果或许还不赖。
再来看看年轻时候的老虎。在他光辉的业余时期,挥杆是很流畅的。他的父亲Earl曾请大卫利百特看他儿子打球,并寻求建议。大卫所看到的是一个瘦瘦的17岁男孩顺畅无障碍、且拥有极大爆发力的挥杆。大卫告诉Earl他很震惊!但随着时间的推进,Tiger挥杆中的这种自由感越来越少。这其中一部分原因与他因健身而来的肌肉有些关系,因为通过大卫利百特先生的观察,很多能够自始至终保持挥杆的球手,他们的体型与其早年时的都差不多,没有改变多少。
当然,如今也有一些球手,Bubba Watson, Rory McIlroy, Adam Scott, 和南非球手LouisOosthuizen和 Charl Schwartzel,他们将超级距离和平衡、自由流畅的挥杆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看他们打球真的是赏心悦目!
大卫利百特的另外一个学生高宝璟,也是A-swing的实践者之一。从一开始的毛头菇凉到现在的世界冠军。比较了她的新旧挥杆动作之后,就会发现她极大程度地增加了挥杆的流畅感,触球时能更加自由释放。
可以看到,高宝璟在完成过渡开始下杆时,球杆自然地回到下杆平面,而此时杆身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与力量,将能量传递给杆头,从而让杆头开始加速向球飞去。
增加挥杆流畅性,获得毫不费力的力量,这就是让挥杆跨越年龄界限,经久不衰最重要的一点!
预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