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技|单轴心挤压式打法——击球时的挤压动作
要学习挤压式击球我们要先还原传统的扫击式击球在击球区间时的动作--左手臂与球杆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左手背与手臂是平直的没有任何角度。这种动作所打出的球的特点是球的起飞角度较高,对于身体核心的转动速度要求较低,比较容易学习上手,适合中初级球手。但缺点是球的穿透力不够强,在空中会感觉比较飘,容易受风的影响。这种击球所造成的打痕也较浅,基本上长铁甚至中铁就不太会打到草片了。
注解:扫击式打法的击球,左手臂与杆身呈直线,下盘重心锁定在左腿内侧
而挤压式打法在击球区间左臂与杆身并不是保持一条直线,而是左手向目标方向引导的更多,杆面的有效击球角度更低,基本上杆头会打到球的四分之三的部分,然后继续向前运动。挤压式打法所打出的球的特点是击球更扎实,球的飞行质量更高,球的起飞弹道更低而倒旋值更高,球在空中会是更稳定的状态,距离也会更远。
注解:挤压式打法的击球,左手臂与球杆未成直线,左手腕弯曲与手臂形成角度,下盘重心在左脚外侧
要想练习这种打法,我们不能一味的在击球时只是用手向球上猛砸,而是把挤压击球之前和之后的动作做好,这样挤压击球也就在其中了。
击球之前的动作我们主要注意两个。第一,我们在起杆时手臂不能有任何的旋转,这一点不论是挤压打法还是扫击打法都一样,因为手臂的旋转会造成杆面像门一样的打开和关闭,只会造成挥杆时手臂小肌肉的发力,球路也会不稳定,并不能为击球提供有效的挤压角度。而杆头在挥杆当中应始终保持稳定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在下杆时杆面可以稳定的方正触球。这个动作的练习方法是双手交叉向后起杆,如果左臂戴表应当看不见表盘。这样反复训练。
注解:起杆时,手臂没有任何旋转,杆面保持方正状态。(正确动作)
注解:起杆时,手臂旋转,杆面打开。(错误动作)
第二个造成挤压的关键点是右手大臂在上杆过程中能否始终贴紧胸口部位。因为右大臂在下杆时越贴紧胸口右手腕曲起的幅度越大,杆头滞后越多,这样挤压才扎实,如果在下杆过程中右大臂与身体脱离向后,右手腕则会失去曲腕的角度,迅速打直甚至上挑,这样杆头肯定会先打地。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训练这个动作--在站姿时将双手尽量向目标方向靠,让双手更多的引导着杆头,其实麦克罗伊在起杆前也是会有这个动作。因为双手越靠前引导杆头,右大臂越和胸口贴的紧凑,这和刚才所讲的下杆的理论是一样的。另外在右大臂和胸口间夹个手套也是不错的训练方法。在起杆到手到腰部位置时左手腕已经和左手臂形成一个平面,此时应有一种左手背微微朝向地面的感觉,这样说明两个动作你做的非常好,第一,你的手臂没有旋转,杆面是方正的,第二,你的手腕角度已经设定好现在只需要旋转你的轴心就可以了,不用再想手腕的任何动作了。
注解:右手大臂向胸口方向夹紧
注解:右手大臂未贴紧胸口
注解:右手大臂越与胸口贴紧,下杆时杆头滞后越多
注解:下杆时右手大臂未与胸口贴紧,则杆头提前释放
好!我们已经学习完击球前要做好哪些准备了,现在我们要学习击球后的动作。其实击球后的动作非常简单,难的是要改正一种观念。我们总听说要向球的正后方上杆向球的正前方出杆,久而久之我们就会会有一种误觉--杆头的路径是和目标线重合的一条直线,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我们的身体是圆柱形的,双臂跟身体连接好后杆头是围绕着身体画圆,所以我们的杆头路径应该是In Side In的,所以如果我们的双手大臂与身体连接好我们在击球后杆头应该是向目标的左侧方向运动。做出这个动作才能做出击球时手腕角度固定,双手在杆头前先通过球的动作。练习这个击球后杆头向内侧走的方法也很简单,老虎伍兹是用手套夹住左腋下在收杆时不让手套掉下。另外在击球后要保持右手臂与球杆所形成的“一”字形的时间尽量长,这样才能延长杆头与球的接触时间从而增加击球质量!
注解:杆头向目标正前方释放,左手腕过早打直,形成上挑动作
注解:杆头向目标左侧转动,手腕角度保持不变,形成更多挤压动作
注解:击球前的手腕状态
注解:击球时,双手在杆头之前先通过球
注解:腋下夹住手套,练习正确的身体连接与挥杆路径
注解:扫击式打法的击球,左手臂与杆身呈直线,下盘重心锁定在左腿内侧
而挤压式打法在击球区间左臂与杆身并不是保持一条直线,而是左手向目标方向引导的更多,杆面的有效击球角度更低,基本上杆头会打到球的四分之三的部分,然后继续向前运动。挤压式打法所打出的球的特点是击球更扎实,球的飞行质量更高,球的起飞弹道更低而倒旋值更高,球在空中会是更稳定的状态,距离也会更远。
注解:挤压式打法的击球,左手臂与球杆未成直线,左手腕弯曲与手臂形成角度,下盘重心在左脚外侧
要想练习这种打法,我们不能一味的在击球时只是用手向球上猛砸,而是把挤压击球之前和之后的动作做好,这样挤压击球也就在其中了。
击球之前的动作我们主要注意两个。第一,我们在起杆时手臂不能有任何的旋转,这一点不论是挤压打法还是扫击打法都一样,因为手臂的旋转会造成杆面像门一样的打开和关闭,只会造成挥杆时手臂小肌肉的发力,球路也会不稳定,并不能为击球提供有效的挤压角度。而杆头在挥杆当中应始终保持稳定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在下杆时杆面可以稳定的方正触球。这个动作的练习方法是双手交叉向后起杆,如果左臂戴表应当看不见表盘。这样反复训练。
注解:起杆时,手臂没有任何旋转,杆面保持方正状态。(正确动作)
注解:起杆时,手臂旋转,杆面打开。(错误动作)
第二个造成挤压的关键点是右手大臂在上杆过程中能否始终贴紧胸口部位。因为右大臂在下杆时越贴紧胸口右手腕曲起的幅度越大,杆头滞后越多,这样挤压才扎实,如果在下杆过程中右大臂与身体脱离向后,右手腕则会失去曲腕的角度,迅速打直甚至上挑,这样杆头肯定会先打地。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训练这个动作--在站姿时将双手尽量向目标方向靠,让双手更多的引导着杆头,其实麦克罗伊在起杆前也是会有这个动作。因为双手越靠前引导杆头,右大臂越和胸口贴的紧凑,这和刚才所讲的下杆的理论是一样的。另外在右大臂和胸口间夹个手套也是不错的训练方法。在起杆到手到腰部位置时左手腕已经和左手臂形成一个平面,此时应有一种左手背微微朝向地面的感觉,这样说明两个动作你做的非常好,第一,你的手臂没有旋转,杆面是方正的,第二,你的手腕角度已经设定好现在只需要旋转你的轴心就可以了,不用再想手腕的任何动作了。
注解:右手大臂向胸口方向夹紧
注解:右手大臂未贴紧胸口
注解:右手大臂越与胸口贴紧,下杆时杆头滞后越多
注解:下杆时右手大臂未与胸口贴紧,则杆头提前释放
好!我们已经学习完击球前要做好哪些准备了,现在我们要学习击球后的动作。其实击球后的动作非常简单,难的是要改正一种观念。我们总听说要向球的正后方上杆向球的正前方出杆,久而久之我们就会会有一种误觉--杆头的路径是和目标线重合的一条直线,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我们的身体是圆柱形的,双臂跟身体连接好后杆头是围绕着身体画圆,所以我们的杆头路径应该是In Side In的,所以如果我们的双手大臂与身体连接好我们在击球后杆头应该是向目标的左侧方向运动。做出这个动作才能做出击球时手腕角度固定,双手在杆头前先通过球的动作。练习这个击球后杆头向内侧走的方法也很简单,老虎伍兹是用手套夹住左腋下在收杆时不让手套掉下。另外在击球后要保持右手臂与球杆所形成的“一”字形的时间尽量长,这样才能延长杆头与球的接触时间从而增加击球质量!
注解:杆头向目标正前方释放,左手腕过早打直,形成上挑动作
注解:杆头向目标左侧转动,手腕角度保持不变,形成更多挤压动作
注解:击球前的手腕状态
注解:击球时,双手在杆头之前先通过球
注解:腋下夹住手套,练习正确的身体连接与挥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