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打球需要自悟自己才是最好的教练
自己才是最好的教练
各位打高尔夫的球友是否有如下经历:在训练课上取得了一定的提高,但到真正下场时却又变回原形了?那是因为你并没有真正掌握要点。你并没有足够深入地了解下场时真正的自我。
在训练过程中,依靠教练指导固然没问题,但在某种程度上你还是需要掌握足够多的信息以便能够自纠错误。在被动的指导与主动学习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心理认知鸿沟。我的意思不是说你可以不需要教练了,而是你要确保你能找到内心深处的学习感知,而不仅仅从教练口中获知。
下面将举例说明:
教练:“在做下一个挥杆动作时,上杆时身体转动幅度再大点。”
学生:“为什么?”
教练:“因为这样你可以更容易在挥杆平面内侧击球。如果打出去的球是右曲球,对于你而言,这就意味着在上杆过程中转身没转到位。我们接下来再做几组练习,让你能够感知到这点。”
真正伟大的教练能够使他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挥杆进行自我检查及修正。这就是为什么教练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提供予学生“自悟”的机会,在学生“恍然大悟”的时刻才是学习的开始。
当学生在打完训练课上的球之后,他们都希望能够掌握当堂所学的知识。但如果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那么就晋升至“自我探索”阶段,这是取得长远进步的关键。我将此类型学习法称为“ if this, then that”,这是内化知识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你想更上一层楼的话,在训练上投入的不仅仅只是金钱。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看见学生对于技能的提升产生了错觉。如果学生击球情况不理想,通常情况下我都保持沉默,仅仅是想观察下他们是否能够自悟,是否能够从失误中学到些什么。说到底,球员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因为亲身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错实践。
“一直犯错直到不再犯为止”的方法绝对是取得长期进步的最佳训练法。
“我上一个挥杆怎么了?教练。”当学生问这种问题时正处于思想混乱期,只有当学生陷于完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才去回答此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有足够深的投入,你才有机会领悟到“恍然大悟”的那一刻。每个人都要学会面对失败,因为这是通往成功的捷径。高尔夫不是仅靠书本或口头传授就可学会的技能。拥有自我省悟力对学习成长可产生持久效应,而被动式学习从只可昙花一现(至多持续个把小时)。
我们教练正尝试改变早已植入学生挥杆运动肌肉记忆里的习惯。这些习惯不会因为教练说不能这么去做而嘎然停止。这就是为什么教练通常会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说同件事。比如,“让肩膀转动起来,”“转身后背部要朝向目标,”“左肩要位于下巴以下,”“上半身要转动起来”等,这些不同的表达法所传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哪一句话才会对你来说中听?哪句话能让你茅塞顿开,并能够感知到新动作的不同之处?
也许你会将挥杆动作与曾经做过的其他动作相联系。投掷棒球或橄榄球也包括上半身的转动。可尝试联想不同的场景,直到你头顶上的灯泡突然“亮”了为止。如果你找对了方向,迟早会成功的。
在我任教的高尔夫学院有座室内练习场,下课后我通常还会偷偷溜进去看看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我关心的主要是在我离开后会发生什么。只有在面对职业教练时的拘吝心理退去后,真正的试错实践机制才可发挥作用。如果你能够自己通过觉悟找到自己的进步之路,你的投入才可实现最大化。
我的教学计划很简单,对学生的诊断分析需要花上几分钟时间。剩下的时间给予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充分的机会。自我诊断需要有几年工夫的积累。
你也一定有“茅塞顿开”的那一刻,赶紧找到它吧。
★想改善交流球技,并想了解更多的高尔夫球场和球具?欢迎进入「虎跃东方微官网」!点击屏幕最下方的“阅读原文”即可马上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