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勒专栏|高尔夫的终极快乐在哪里?
文/麦克斯·艾德勒 Golf Digest 美国版编辑总监
某天,有人转发给我一篇名为《亲爱的年轻的我》的文章,看到这个标题,我忍不住翻了翻白眼。这简直是被职业运动员和他们的影子作家们用滥了的选题,而我又是这样一个毫无耐心的老编辑。但发邮件的是一位品位出众的球友,于是我还是点开了附件。
作者是一位身体上开始迎接衰弱的高尔夫爱好者,他的警示是希望我们避免过度在乎结果而忘记了体验这项运动的真谛:和其他有趣的灵魂漫步在美丽的风景之中。有一段这样写道:“我总感觉只要球技再好一点再稳定一点,自己就会对这项运动更为满足。但我从未实现目标。我总是感觉自己总有一天能到达目标或者目标即将到来的情感交替中,如今我已经再也打不了球了,但目标却从未到达。”
断章取义是不完整的,这867个单词构成的信件应该被我原文转述。直到我发现,它摘自一本书《不同寻常的高尔夫:可能的艺术》,出版于1996年,作者是弗雷德和彼得·舒马赫。奇妙的是,在网络时代,这篇来自25年前的文章依然散发着真理的气息。
我找到了68岁的弗雷德·舒马赫,想知道随着时光流逝,他对自己当初的感怀是否还有补充。在加州的家里,他通过视频软件和我交流了一下。
作者是一对兄弟(弗雷德的专长是高尔夫,彼得擅长编辑和创意),有趣的是他们拥有的是与那封信完全不同的生活。弗雷德说,那封信更是对那些高尔夫爱好者的心理测试,这个群体“不顾科学,在高尔夫教练面前仿佛面对神父。”在弗雷德的经验中,不管差点如何,高尔夫爱好者们都觉得只要成绩减少三五杆,自己的幸福感就会大大加强,但他把问题引向更深层次。“我总是问学生,你追求的终极快乐是什么?”他说,大部分人本能地知道自己的追求,但却在途中迷失。尽管不愿意为当年的作品做补充,弗雷德却认为如今那封信仍有真义。“人类面对的最大诱惑是外物。相比任何时代,高尔夫更具有唯一性。它是为数不多的情景,你会放下手机,审视真实的自己。”弗雷德说,“别怕自我审视,你既不会像自己想的那么差,也不会有自己期待的那么好。有没有一种可能,这项运动的目的就是让你更多地自我发现,直至离开这个世界时,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们如何面对失败,我们自信的力量,我们的能力所在——这些都是这项运动可以教会我们的东西。
要说一句,弗雷德曾经打过职业比赛,他对破击的厌恶远胜普通高尔夫爱好者。“我喜欢莱德杯,但最初让球员变得更强,增加国家之间联系的初衷,如今已经变成了另一种趋胜恐败的极端。”
我向弗雷德承认,自己所拥有的高尔夫梦想大多与低杆数和打败某些人有关。“有时胜利会演变成追求下一个胜利的倾向。”这一定是好事吗?弗雷德补充说:“你可以用接下来的十年每天练球14小时,拿到美国公开赛的参赛资格,最终面对憎恨你的前妻和不认识你的孩子们。你收获的,可能只是空荡荡的房子,连续两轮的77杆并被淘汰。”
“假如你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球友的成功上呢?假如把高尔夫的快乐而非成绩当成最重要的追求动力呢?”弗莱德问。
这一次,我没有翻白眼。这样的改变一定会带来我从未想过的结果,也许,对你也是如此。
[color=rgba(255, 255, 255, 0.6)]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微信小程序即可订阅
小程序,
高尔夫大师商城 , 交易担保 , 高尔夫大师8月刊 小程序
高尔夫大师商城 , 交易担保 , 高尔夫大师8月刊 小程序
[color=rgba(255, 255, 255, 0.6)]近期热门文章:
[color=rgba(255, 255, 255, 0.6)]点击即可阅读
[color=rgba(255, 255, 255, 0.6)]4鹰8鸟单轮56杆!他20岁就实现了高球巅峰?
[color=rgba(255, 255, 255, 0.6)]1鹰5鸟5加洞!戴维斯逆转赢下火箭信贷精英赛
[color=rgba(255, 255, 255, 0.6)]十周九场比赛冲入奥运!吴阿顺:累但值了
[color=rgba(255, 255, 255, 0.6)]用镜头记录魔都!在球场抓灵感!设计师沈浩鹏在城市与自然间寻找美
[color=rgba(255, 255, 255, 0.6)]冯珊珊一切计划为了奥运,联手林希妤再冲中国金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