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球的人才懂,因为仪式感这一周永远有别于其他
从《高尔夫大师》创刊起,每年四月的第一个星期,我们都会有一位同事去奥古斯塔朝圣。每一年,都有一个兴奋的年轻人带着相似的段子回到北京,皮肤晒黑了一点,声音激动了一点。讲段子的时刻,去过奥古斯塔的要比没去过的牛逼,去过的人觉得自己的往事比别人更牛逼,当然,抽中了签打过奥古斯塔的那一位可能永远能在我们的吹牛领先榜上排名第一。
今年,即将要去的那位编辑出生于1988年。
办公室里,更资深的编辑忽然冒出来一句:“30岁前能去奥古斯塔,应该能创个纪录吧?”办公室沉默了一会儿,有人接了下一句:“在中国媒体里应该不算啥。”我算了算,自己第一次去大师赛的时候27岁,还真是更年轻。本来想在办公室里把自己当年的段子再吹一遍,脑海中忽然浮想起毒舌好友的告诫——“总提当年的人,第一遭人烦,第二年纪大。”
只是,“当年”二字就像洪流。开了闸,回忆就倾泻而出。
***
一千个去过大师赛的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奥古斯塔。但我最唏嘘的时刻却是在电脑端守望的最初。2004年,因为看不到电视直播,我只能在电脑上看泰星信号的ESPN,在泰国解说的顿挫而尖锐的腔调里看着米克尔森拿下人生第一场大满贯赛冠军。挂在MSN上一起看球的朋友是南方一家体育类报纸的编辑,我只记得最后的时刻,我们各自在对话框里打出长长一串惊叹号。再后来,我在某次美国之行中买回了米克尔森根据那一场胜利而撰写的自传《One Magical Sunday》,它在我的书架上永远占据最重要的位置。
一年一度大师赛,仿佛是信徒的仪式,绿夹克换了人,新的赛季就开始了。就像身居北方的你,在开春第一场球前,从球场会所走向第一洞开球台的那段路,在开球台前拉开球包拉链的那一瞬间。心跳比以往略快一点,手心比以往更潮热一点。
据说,人们对自己的尊重、敬畏与爱总会天生一种仪式感。关于高尔夫的仪式感,我听过一个最好笑的一个段子:第一次受邀去球场,对这项运动一无所知的他激动得一夜没睡,穿上了一身正装,擦亮了皮鞋,却成了朋友们的笑柄。
我没有那么傻,但却始终记得,自己第一次去奥古斯塔时,每天都把喝完的logo塑料饮料杯擦得干干净净带回房间,最后一天,我甚至对着球场上的垃圾桶思考了很久,要不要多捡几个塞进背包。你能体会吗?当我辗转转机,带着这些制造并不算精良的塑料杯回到北京,打开箱子却发现它们已有裂痕时,心情多么难过。
十年已逝。我再也不会站在垃圾桶旁觊觎里面的空杯子,再也不会在机场看到托运球包或者空挥的人去主动相视一笑,仿佛知音。世界越来越平,看大师赛再也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而巡回赛上的球星们已经不再写书,而是时刻用社交媒体直播自己的老婆孩子汽车和狗。在新加坡的汇丰女子锦标赛上,当年的传奇少女魏圣美穿着工字背心打了一场球,美则美矣,我却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
你说时代变了,我同意。和你一样,我们一路狂奔,生怕落后于这个时代最强的节奏,生怕和生于九十年代甚至更晚的年轻人拉开代沟。但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我却像个老派人一样,开始,窃窃,怀念当年的某种仪式感。
***
这首诗,文艺青年们都已经用滥,据说泡妞儿都已经用过好几轮了。此刻,我却想不出任何更矫情更贴切的词句: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文/艾柯,刊载于《高尔夫大师》杂志2017年4月刊卷首语
©Golf Digest China 2017
今日内容,敬请关注~
现场|奥古斯塔凭什么当“高尔夫首都”?这个地方告诉你答案
爱球的人才懂,因为仪式感这一周永远有别于其他
高尔夫大师微信号前五日TOP 5热读
点击即可阅读
韩媒爆中国退出高尔夫等体育合作赛事,“萨德”致韩损失超600亿
真女神!莎拉波娃右手网球左手高尔夫,还能打HoleInOne!
撸起袖子开一杆?习大大首次会见特朗普定点高尔夫总统私家庄园
开球台上吓倒DJ?视频+连续动作揭秘438码的诞生过程
20年首曝光:老虎的1997年大师赛和高尔夫的黄金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