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晏玮为球痴狂
刘晏玮是今年高坛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从深圳国际赛到亚巡赛,他的一次次精彩表现都在为球迷带来惊喜。近期我们特别专访了刘晏玮,从成长到学球经历,从偶像到业余爱好,言谈中记者能感受到刘晏玮身上的特质——痴迷和热爱。正是这种对高尔夫的痴迷和热爱让刘晏玮甘愿放弃学业,毅然决然地踏上职业之路。近期外界开始更多关注刘晏玮,不过刘晏玮自己却始终保持着冷静,他坦言自己现在首要的目标就是打进一个大型巡回赛
球痴炼成记刘晏玮当初接触高尔夫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在刘晏玮只有6岁大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带他去北京的球场玩,而刘晏玮很快就对高尔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展现出一定的天分。父亲看到了刘晏玮身上的打球天赋,他觉得将这个孩子好好培养一下说不定会成才。2006年刘晏玮的父亲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全家搬到美国去,全力支持刘晏玮练球。当时他们把家选在了高尔夫氛围非常好的亚特兰大。亚特兰大临近奥古斯塔,周围集聚了很多一流的球场,来这里练球有利于刘晏玮更好的成长。在此期间刘晏玮就读于亚特兰大当地的学校,在课余时间他常常会去亚特兰大高尔夫球场练球。
刘晏玮在亚特兰大一共练了三年球,球技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另外他的英语水平也提高了很多,这也为他未来参加一些国际比赛带来了更多的便利。2009年的时候,刘晏玮决定回国了。当时国内高尔夫比赛正在蓬勃发展,刘晏玮希望通过参加更多比赛来提升水平。回国之后,刘晏玮先在北京待了两年,随后去了深圳观澜湖练球。每天刘晏玮平均要付出六到七个小时的时间练球。刘晏玮坦言是成为职业球员的梦想支撑着他将大量精力都投入到高尔夫上。
回国后刘晏玮参加了很多比赛,其中就包括希望赛、全运会、亚太松下公开赛等等。2014年初刘晏玮凭借着出色的发挥得到了参加索尼公开赛的机会,而这次经历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能够打这么大的比赛对我而言是一种很好的经历。美巡赛的细节给我留下很深刻印象,基本就是你还在果岭上,抬头就能看见自己的数据。下一杆是抓鸟还是保帕,距离洞杯有多少码,都太及时了。球的落点、开球的距离也都有全面的数据。太棒了!”这次美巡赛经历也给了刘晏玮很大的鼓励。
2014年年底,17岁的刘晏玮作出了他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放弃学业,全身心转为一名职业球员。其实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大多数打高尔夫的业余球员会选择在大学毕业后才转为职业球员。刘晏玮转职业的时机在外界看来有点早,不过刘晏玮自己毫不后悔,他认为当时的决定是没错的。“转职业之后我就无法在美国上大学了,而在国内如果上高中、大学的同时想要打好球的话其实还是蛮难的一件事。美国当然有很多边上学还打球很好的例子,不过他们的学习时间不是那么紧张,有很多时间练球。这点在国内是做不到的。当然我转职业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我真的非常喜欢高尔夫,我想打好球,我想去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
转为职业球员之后刘晏玮经常一个人四处奔波打球,不过好在他在球场上又交到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也让他在比赛之中不会感到孤单。“转职业以后我确实很忙,而我之前的同学大多数都上大学了,联系的确少了很多。不过我在球场上交到了很多的朋友,像胡牧、窦泽成这些球员我很早打比赛就认识。大家打比赛如果能碰到的时候就会很开心地交谈,这种感觉还是蛮好的。”
亚特兰大老鹰队的拥趸近一年中刘晏玮的成绩提高得很快,他的球童同样功不可没。去年刘晏玮专门请了一位来自英国的球童陪他参加各级别比赛,而刘晏玮之前在美国的三年经历也让他跟球童沟通没有太多障碍。“在球场上球童和球员的配合是很重要的,我请的这名球童就跟我非常合拍,我们的合作非常好,他也帮到了我很多忙。”
刘晏玮平时也会经常关注其他一些球员的比赛,而他最欣赏的外国球员是澳大利亚名将亚当·斯科特。两个人正好都属于大个子球手是一方面,但刘晏玮更欣赏斯科特的还是他的风度和职业态度。“亚当·斯科特的挥杆非常漂亮。我还喜欢他在球场上的言谈举止,你可以看到他真的非常专业,也很有礼貌,是一名真正的绅士。当然有缘的是我在澳大利亚和美国打球的时候都有幸见过他。”
打球之外刘晏玮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体育比赛。由于从小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他更喜欢看美国的棒球和篮球比赛。“我业余时间常常会看棒球和篮球比赛。因为小时候在亚特兰大生活过,所以我自然而然会成为亚特兰大老鹰队的球迷。我看球那会儿老鹰队的老大还是乔·约翰逊。”刘晏玮其实是个说话并不多的年轻人,但一谈到感兴趣的体育话题他仿佛马上就能切换到“侃侃而谈”的模式。这种球痴属性不禁让记者感叹刘晏玮天生就是为体育而生的。
深圳一战成名2017年深圳国际赛之前刘晏玮的名字还不为人所知,但体育比赛最有趣的一点就在于一名球员可以凭着一场比赛的出色发挥而一夜成名。而刘晏玮就做到了这点。
作为欧巡赛设在中国的两站比赛之一,深圳国际赛近年来的参赛阵容正在变得愈发强大。2017年深圳国际赛就吸引了巴巴·沃森、奥地利一哥本德·维斯伯格、英格兰新锐球员汤米·弗利特伍德等一众球星参赛。在外界看来李昊桐和吴阿顺的中国“双保险”组合会是取得佳绩的保证,不过比赛的走势却和人们的预期大相径庭。
开赛后不久深圳就遭遇了雷雨天气,受到天气和个人状态的影响李昊桐和吴阿顺的成绩很快掉了下去,而这时刘晏玮抓住了这个重要的机会。面对同组的球星、老将刘晏玮表现十分沉着,他还在第三轮的大风天气中打出零博基的66杆,以落后领先者维斯伯格5杆进入决赛轮。最终刘晏玮获得了赛事并列第11名,这也创造了他个人在欧巡赛上的最好成绩,并获得赛事最佳中国球员的称号。
即便时间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但谈起这场比赛刘晏玮印象依旧非常深刻。“我平时常住在深圳,也一直在深圳观澜湖球会练球,对这边的天气、球场都非常习惯。而正好举办深圳国际赛的正中球场我比较喜欢,它也是属于比较适合我的一个球场。总之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打出了自己的最佳表现。”
目标2018亚巡赛全卡今年伊始刘晏玮又开始了密集作战。在1月的亚巡赛资格学校考试没能闯关成功之后,他就决心用自己的努力来夺取亚巡赛参赛卡。由于参加的比赛很多,刘晏玮甚至在今年春节的时候都无法回家,只能待在缅甸参加比赛。
好在刘晏玮的努力收到了回报。2月的孟加拉公开赛上刘晏玮先是获得了并列第10名。接着,他在两场马来西亚举行的亚洲发展巡回赛上获得了前3名,甚至差一点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位在亚洲发展巡回赛上夺冠的中国内地球手。在7月中旬刚刚结束的达鲁拉曼锦标赛上,刘晏玮又取得了第4名的好成绩。目前在亚洲发展巡回赛奖金榜上,刘晏玮暂居第11位。根据规程,奖金榜赛季末前5名将可获得2018赛季亚巡赛参赛资格。显然刘晏玮还有很多机会去拿下亚巡赛全卡的资格。
刘晏玮今年的整体表现非常好,不过偶尔他身上也会出现年轻球员的通病——发挥不稳定。以深圳国际赛后一周的沃尔沃中国公开赛为例,刘晏玮在首轮的表现其实还不错,晋级形势一片大好。但是随后第二轮有一洞的打爆就让他失去了节奏,随后马上出现了崩盘。另外在亚洲发展巡回赛上,刘晏玮虽然成绩还不错,但他也出现过好几站比赛两轮过后直接被淘汰掉的情况。如果刘晏玮未来想要更进一步的话,稳定性会是他需要加强的部分。
不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刘晏玮未来还有足够的时间去提高自己。采访的尾声,刘晏玮向记者透露了他今年的小目标:“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首要目标就是打进一个大型巡回赛中,不管是亚巡赛、日巡赛还是欧巡赛。因为如果进不了一个大巡回赛的话你的水平肯定很难真正提高,所以我每年也都是围绕打进一个大巡回赛而规划的。”
中国足球队每次在主场参加比赛的时候球迷常常会挂出一副横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而这八个字送给追梦路上的刘晏玮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精彩尽在《高尔夫》杂志
点击下方封面图片在线购买此刊
球痴炼成记刘晏玮当初接触高尔夫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在刘晏玮只有6岁大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带他去北京的球场玩,而刘晏玮很快就对高尔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展现出一定的天分。父亲看到了刘晏玮身上的打球天赋,他觉得将这个孩子好好培养一下说不定会成才。2006年刘晏玮的父亲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全家搬到美国去,全力支持刘晏玮练球。当时他们把家选在了高尔夫氛围非常好的亚特兰大。亚特兰大临近奥古斯塔,周围集聚了很多一流的球场,来这里练球有利于刘晏玮更好的成长。在此期间刘晏玮就读于亚特兰大当地的学校,在课余时间他常常会去亚特兰大高尔夫球场练球。
刘晏玮在亚特兰大一共练了三年球,球技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另外他的英语水平也提高了很多,这也为他未来参加一些国际比赛带来了更多的便利。2009年的时候,刘晏玮决定回国了。当时国内高尔夫比赛正在蓬勃发展,刘晏玮希望通过参加更多比赛来提升水平。回国之后,刘晏玮先在北京待了两年,随后去了深圳观澜湖练球。每天刘晏玮平均要付出六到七个小时的时间练球。刘晏玮坦言是成为职业球员的梦想支撑着他将大量精力都投入到高尔夫上。
回国后刘晏玮参加了很多比赛,其中就包括希望赛、全运会、亚太松下公开赛等等。2014年初刘晏玮凭借着出色的发挥得到了参加索尼公开赛的机会,而这次经历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能够打这么大的比赛对我而言是一种很好的经历。美巡赛的细节给我留下很深刻印象,基本就是你还在果岭上,抬头就能看见自己的数据。下一杆是抓鸟还是保帕,距离洞杯有多少码,都太及时了。球的落点、开球的距离也都有全面的数据。太棒了!”这次美巡赛经历也给了刘晏玮很大的鼓励。
2014年年底,17岁的刘晏玮作出了他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放弃学业,全身心转为一名职业球员。其实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大多数打高尔夫的业余球员会选择在大学毕业后才转为职业球员。刘晏玮转职业的时机在外界看来有点早,不过刘晏玮自己毫不后悔,他认为当时的决定是没错的。“转职业之后我就无法在美国上大学了,而在国内如果上高中、大学的同时想要打好球的话其实还是蛮难的一件事。美国当然有很多边上学还打球很好的例子,不过他们的学习时间不是那么紧张,有很多时间练球。这点在国内是做不到的。当然我转职业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我真的非常喜欢高尔夫,我想打好球,我想去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
转为职业球员之后刘晏玮经常一个人四处奔波打球,不过好在他在球场上又交到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也让他在比赛之中不会感到孤单。“转职业以后我确实很忙,而我之前的同学大多数都上大学了,联系的确少了很多。不过我在球场上交到了很多的朋友,像胡牧、窦泽成这些球员我很早打比赛就认识。大家打比赛如果能碰到的时候就会很开心地交谈,这种感觉还是蛮好的。”
亚特兰大老鹰队的拥趸近一年中刘晏玮的成绩提高得很快,他的球童同样功不可没。去年刘晏玮专门请了一位来自英国的球童陪他参加各级别比赛,而刘晏玮之前在美国的三年经历也让他跟球童沟通没有太多障碍。“在球场上球童和球员的配合是很重要的,我请的这名球童就跟我非常合拍,我们的合作非常好,他也帮到了我很多忙。”
刘晏玮平时也会经常关注其他一些球员的比赛,而他最欣赏的外国球员是澳大利亚名将亚当·斯科特。两个人正好都属于大个子球手是一方面,但刘晏玮更欣赏斯科特的还是他的风度和职业态度。“亚当·斯科特的挥杆非常漂亮。我还喜欢他在球场上的言谈举止,你可以看到他真的非常专业,也很有礼貌,是一名真正的绅士。当然有缘的是我在澳大利亚和美国打球的时候都有幸见过他。”
打球之外刘晏玮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体育比赛。由于从小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他更喜欢看美国的棒球和篮球比赛。“我业余时间常常会看棒球和篮球比赛。因为小时候在亚特兰大生活过,所以我自然而然会成为亚特兰大老鹰队的球迷。我看球那会儿老鹰队的老大还是乔·约翰逊。”刘晏玮其实是个说话并不多的年轻人,但一谈到感兴趣的体育话题他仿佛马上就能切换到“侃侃而谈”的模式。这种球痴属性不禁让记者感叹刘晏玮天生就是为体育而生的。
深圳一战成名2017年深圳国际赛之前刘晏玮的名字还不为人所知,但体育比赛最有趣的一点就在于一名球员可以凭着一场比赛的出色发挥而一夜成名。而刘晏玮就做到了这点。
作为欧巡赛设在中国的两站比赛之一,深圳国际赛近年来的参赛阵容正在变得愈发强大。2017年深圳国际赛就吸引了巴巴·沃森、奥地利一哥本德·维斯伯格、英格兰新锐球员汤米·弗利特伍德等一众球星参赛。在外界看来李昊桐和吴阿顺的中国“双保险”组合会是取得佳绩的保证,不过比赛的走势却和人们的预期大相径庭。
开赛后不久深圳就遭遇了雷雨天气,受到天气和个人状态的影响李昊桐和吴阿顺的成绩很快掉了下去,而这时刘晏玮抓住了这个重要的机会。面对同组的球星、老将刘晏玮表现十分沉着,他还在第三轮的大风天气中打出零博基的66杆,以落后领先者维斯伯格5杆进入决赛轮。最终刘晏玮获得了赛事并列第11名,这也创造了他个人在欧巡赛上的最好成绩,并获得赛事最佳中国球员的称号。
即便时间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但谈起这场比赛刘晏玮印象依旧非常深刻。“我平时常住在深圳,也一直在深圳观澜湖球会练球,对这边的天气、球场都非常习惯。而正好举办深圳国际赛的正中球场我比较喜欢,它也是属于比较适合我的一个球场。总之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打出了自己的最佳表现。”
目标2018亚巡赛全卡今年伊始刘晏玮又开始了密集作战。在1月的亚巡赛资格学校考试没能闯关成功之后,他就决心用自己的努力来夺取亚巡赛参赛卡。由于参加的比赛很多,刘晏玮甚至在今年春节的时候都无法回家,只能待在缅甸参加比赛。
好在刘晏玮的努力收到了回报。2月的孟加拉公开赛上刘晏玮先是获得了并列第10名。接着,他在两场马来西亚举行的亚洲发展巡回赛上获得了前3名,甚至差一点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位在亚洲发展巡回赛上夺冠的中国内地球手。在7月中旬刚刚结束的达鲁拉曼锦标赛上,刘晏玮又取得了第4名的好成绩。目前在亚洲发展巡回赛奖金榜上,刘晏玮暂居第11位。根据规程,奖金榜赛季末前5名将可获得2018赛季亚巡赛参赛资格。显然刘晏玮还有很多机会去拿下亚巡赛全卡的资格。
刘晏玮今年的整体表现非常好,不过偶尔他身上也会出现年轻球员的通病——发挥不稳定。以深圳国际赛后一周的沃尔沃中国公开赛为例,刘晏玮在首轮的表现其实还不错,晋级形势一片大好。但是随后第二轮有一洞的打爆就让他失去了节奏,随后马上出现了崩盘。另外在亚洲发展巡回赛上,刘晏玮虽然成绩还不错,但他也出现过好几站比赛两轮过后直接被淘汰掉的情况。如果刘晏玮未来想要更进一步的话,稳定性会是他需要加强的部分。
不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刘晏玮未来还有足够的时间去提高自己。采访的尾声,刘晏玮向记者透露了他今年的小目标:“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首要目标就是打进一个大型巡回赛中,不管是亚巡赛、日巡赛还是欧巡赛。因为如果进不了一个大巡回赛的话你的水平肯定很难真正提高,所以我每年也都是围绕打进一个大巡回赛而规划的。”
中国足球队每次在主场参加比赛的时候球迷常常会挂出一副横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而这八个字送给追梦路上的刘晏玮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精彩尽在《高尔夫》杂志
点击下方封面图片在线购买此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