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杆毁灭者!新款铁杆太暴力
下面介绍的新款铁杆能够带给你更具活力、更具容错性和可操控性的击球感受
Ping iBlade
看似朴实无华的iBlade,实际上包含了诸多Ping公司的顶级科技,使其成为了该公司历史上最具可操作性和容错性的刀背铁杆。从材质上看,431不锈钢杆面做得更薄,比前一代刀背铁杆S55所使用的17-4不锈钢拥有更好的反弹性。杆面背后注入了弹性体,打感相当柔和。在容错性方面,两颗4克配重被置于趾部内,可以增加惯性力矩。跟部被削去了一部分金属,目的在于提高球杆的可操控性。与此同时,长铁和中铁杆的底部反弹角更大了,可以提高长草区的通过性。3号至9号杆的杆身都比S55长1/4英寸,3号和4号杆拥有更进取的杆面倾角,6号至9号杆的杆面倾角更为缓和,能够令距离差更为协调统一。
<hr>
Srixon Z 765
这款铁杆是Z系列锻造碳钢铁杆的产品之一,它的兄弟产品还包括Z 565和Z 965。它们三兄弟都拥有一个升级过的VT底部造型,能够更好地操控,拥有清脆的打感和更为一致的长草通过性。杆面沟槽比以往扩大了5%,能够提供更多倒旋。肌背凹腔,拥有一个狭长底部的铁杆Z 765(如图 ),适合差点0至12的球手使用;肌条刀背铁杆Z 965,打感坚实,适合差点6以下的球手;任何博基球手都可以使用Z 565,它的高强度薄杆面有助于提升距离,并且在3号至6号杆的趾部添加了额外的钨合金配重,提高了杆头稳定性。
<hr>
Callaway Big Bertha OS
最新款的Big Bertha系列铁杆OS独有中空笼状设计,将杆头内部的重量减少,用一个轻重量高强度的支架支撑在外部,从而将一个90克重的钨合金放置在杆面中央靠下的位置。此举降低了杆头重心,并带来了相比前一代中空长铁杆Big Bertha更高的起飞角度和更远的飞行距离。在短铁杆部分,额外的重量被放置在略高的位置,使弹道更具穿透力。OS同样拥有一个升级后的杯型杆面,四缘较薄的“铰链”链接点,使杆面产生更大的弹性,从而提高球速。
<hr>
Mizuno JPX-900 Tour
Mizuno近期推出的一系列产品,证明其品牌正在逐步向着半职业化球杆的定位靠拢,JPX-900 Tour系列还包括JPX-900 Forged和JPX-900 Hot Metal两款产品。它们全部使用了1025E碳钢制造而成,并通过专利的“粒子流锻造”技术增加手感回馈。JPX-900 Tour铁杆包括了以下单差点球杆的特征:紧凑的外观、传统的杆面倾角、最小化的杆面后置和狭窄锥形的底部造型。JPX系列和传统的MP系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更具侵略性的风格,以及将配重推至杆头首尾两端的“PowerFrame”稳定系统——可以有效地缓解偏心击球时距离的不足。你需要更好的容错性吗?JPX-900 Forged宽大的口袋式凹腔贯穿从趾部到跟部的位置,可以提供更多杆面下方击球时的弹性。JPX-900 Hot Metal由强大的铬合金锻造而成,杯型杆面可以增加球速,适合那些需要距离的球手。
<hr>
Callaway Steelhead XR
外表平平的Steelhead XR将速度和力量做到极致。一个升级后的杯型杆面搭配改进后的焊接和制造技术,将杆面弹性做到了USGA规定的临界值。相比市面上的XR铁杆,新款铁杆的球速快了2英里/时,同时杆头重心位于杆面中心,能够更有效地容错,特别是那些靠近趾部的击球。除此之外,上一次见到跟部钻穿差口的设计,还要追溯到X-22的时代,它节省出5克重量被放到趾部,从而增加杆头稳定性。最后,它的短铁杆部分重心较一般的球杆更高,可以打出更富于冲劲的弹道。
<hr>
Cobra King Utility
对于那些渴望定制2号铁和3号铁的球手来说,应该着重留意这款用途广泛的铁杆。它拥有从18°到21°之间、8种不同起飞角和距离的杆面设定(包括3种天然小左曲杆面)——能够极大地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宽大的底部造型搭配由455不锈钢制成的L型薄杆面,提升了球速和弹性。中空的杆头设计将67克钨合金配重推至低且靠后的位置,从而抬高了起飞角和传动惯量。
<hr>
TaylorMade M2 Tour
这款铁杆适合那些不需要增加距离,但是渴望更加精致外观和手感的球手。相比正代M2,Tour铁杆的顶线更薄,杆面后移更少,底部更窄。常规的插鞘(没有M2的减重槽)可以提升重心位置。重点科技在于M2的渐进式杆面厚度,360°加速槽带来的更好的蹦床效应,以及底部额外的加速槽——可以增加打薄时的球速。凹腔内增添了一枚声音控制徽章。
<hr>
Srixon Z U45
这款多用途的球杆适合具备一定球技的使用者,它可以胜任从发球台到长草脱困、远距离攻击果岭等诸多任务。它沿用了前一代Z U45铁杆由1020碳钢杆头主体和SUP 10钢杆面组合的设计,中空的杆头比前面介绍的Z 765铁杆稍大,进一步提升了起飞角和惯性力矩。性能升级还包括标配Miyazaki Kaula碳素杆身,以及左手杆可以在20° 至23°之间定制杆面倾角。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精彩尽在《高尔夫》杂志
回复 “订阅” 查看此刊详细购买方
Ping iBlade
看似朴实无华的iBlade,实际上包含了诸多Ping公司的顶级科技,使其成为了该公司历史上最具可操作性和容错性的刀背铁杆。从材质上看,431不锈钢杆面做得更薄,比前一代刀背铁杆S55所使用的17-4不锈钢拥有更好的反弹性。杆面背后注入了弹性体,打感相当柔和。在容错性方面,两颗4克配重被置于趾部内,可以增加惯性力矩。跟部被削去了一部分金属,目的在于提高球杆的可操控性。与此同时,长铁和中铁杆的底部反弹角更大了,可以提高长草区的通过性。3号至9号杆的杆身都比S55长1/4英寸,3号和4号杆拥有更进取的杆面倾角,6号至9号杆的杆面倾角更为缓和,能够令距离差更为协调统一。
<hr>
Srixon Z 765
这款铁杆是Z系列锻造碳钢铁杆的产品之一,它的兄弟产品还包括Z 565和Z 965。它们三兄弟都拥有一个升级过的VT底部造型,能够更好地操控,拥有清脆的打感和更为一致的长草通过性。杆面沟槽比以往扩大了5%,能够提供更多倒旋。肌背凹腔,拥有一个狭长底部的铁杆Z 765(如图 ),适合差点0至12的球手使用;肌条刀背铁杆Z 965,打感坚实,适合差点6以下的球手;任何博基球手都可以使用Z 565,它的高强度薄杆面有助于提升距离,并且在3号至6号杆的趾部添加了额外的钨合金配重,提高了杆头稳定性。
<hr>
Callaway Big Bertha OS
最新款的Big Bertha系列铁杆OS独有中空笼状设计,将杆头内部的重量减少,用一个轻重量高强度的支架支撑在外部,从而将一个90克重的钨合金放置在杆面中央靠下的位置。此举降低了杆头重心,并带来了相比前一代中空长铁杆Big Bertha更高的起飞角度和更远的飞行距离。在短铁杆部分,额外的重量被放置在略高的位置,使弹道更具穿透力。OS同样拥有一个升级后的杯型杆面,四缘较薄的“铰链”链接点,使杆面产生更大的弹性,从而提高球速。
<hr>
Mizuno JPX-900 Tour
Mizuno近期推出的一系列产品,证明其品牌正在逐步向着半职业化球杆的定位靠拢,JPX-900 Tour系列还包括JPX-900 Forged和JPX-900 Hot Metal两款产品。它们全部使用了1025E碳钢制造而成,并通过专利的“粒子流锻造”技术增加手感回馈。JPX-900 Tour铁杆包括了以下单差点球杆的特征:紧凑的外观、传统的杆面倾角、最小化的杆面后置和狭窄锥形的底部造型。JPX系列和传统的MP系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更具侵略性的风格,以及将配重推至杆头首尾两端的“PowerFrame”稳定系统——可以有效地缓解偏心击球时距离的不足。你需要更好的容错性吗?JPX-900 Forged宽大的口袋式凹腔贯穿从趾部到跟部的位置,可以提供更多杆面下方击球时的弹性。JPX-900 Hot Metal由强大的铬合金锻造而成,杯型杆面可以增加球速,适合那些需要距离的球手。
<hr>
Callaway Steelhead XR
外表平平的Steelhead XR将速度和力量做到极致。一个升级后的杯型杆面搭配改进后的焊接和制造技术,将杆面弹性做到了USGA规定的临界值。相比市面上的XR铁杆,新款铁杆的球速快了2英里/时,同时杆头重心位于杆面中心,能够更有效地容错,特别是那些靠近趾部的击球。除此之外,上一次见到跟部钻穿差口的设计,还要追溯到X-22的时代,它节省出5克重量被放到趾部,从而增加杆头稳定性。最后,它的短铁杆部分重心较一般的球杆更高,可以打出更富于冲劲的弹道。
<hr>
Cobra King Utility
对于那些渴望定制2号铁和3号铁的球手来说,应该着重留意这款用途广泛的铁杆。它拥有从18°到21°之间、8种不同起飞角和距离的杆面设定(包括3种天然小左曲杆面)——能够极大地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宽大的底部造型搭配由455不锈钢制成的L型薄杆面,提升了球速和弹性。中空的杆头设计将67克钨合金配重推至低且靠后的位置,从而抬高了起飞角和传动惯量。
<hr>
TaylorMade M2 Tour
这款铁杆适合那些不需要增加距离,但是渴望更加精致外观和手感的球手。相比正代M2,Tour铁杆的顶线更薄,杆面后移更少,底部更窄。常规的插鞘(没有M2的减重槽)可以提升重心位置。重点科技在于M2的渐进式杆面厚度,360°加速槽带来的更好的蹦床效应,以及底部额外的加速槽——可以增加打薄时的球速。凹腔内增添了一枚声音控制徽章。
<hr>
Srixon Z U45
这款多用途的球杆适合具备一定球技的使用者,它可以胜任从发球台到长草脱困、远距离攻击果岭等诸多任务。它沿用了前一代Z U45铁杆由1020碳钢杆头主体和SUP 10钢杆面组合的设计,中空的杆头比前面介绍的Z 765铁杆稍大,进一步提升了起飞角和惯性力矩。性能升级还包括标配Miyazaki Kaula碳素杆身,以及左手杆可以在20° 至23°之间定制杆面倾角。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精彩尽在《高尔夫》杂志
回复 “订阅” 查看此刊详细购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