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高尔夫球论坛! - Golf Forum

业巡赛|回归一场初心的比赛

墨桑桑hzh
2016/07/24 00:00:00


阅尽繁华,回归一场初心的比赛,难不难?高尔夫“严冬”之下,坚持一项事业的口碑塑造,会不会得不偿失?全世界都在谈论“初心”,在互联网+和舆论沸腾的时代练习激情与实干的平衡能力。朝向集团则凭借业巡赛的成长交出了一份令人尊敬的答卷。其实,我还想知道,历经十几年,他们初心不改,是如何做到的?



国业余高尔夫球巡回赛已经办了15年,今年初传出赞助商中止合作的消息,这一届比赛是否如期举办不置可否。接着的五月,朝向集团宣布,业巡赛2016年赛季首战将在湖北宜昌打响。少数几家媒体从朝向集团的周灵敏那里接到业巡赛将在三峡天龙湾球会开打的具体消息。在临时组建的湖北站媒体群里,他嘱咐:这次安排住球会招待酒店,条件可能稍微差一点,请大家自带洗漱用品。实际条件并不差,记者们住的是商务标间,洗漱用品俱全,没有电梯的六层楼。经常跑业巡赛的记者们已经习惯了各种情况的住宿风格:有的球场配套的酒店尚在建设,只好去附近的招待所,有的球场则是近在咫尺的准五星酒店。而对媒体来说,每一次报道业巡赛,其实都是天南地北不同特色球场的体验机会。何况这一次,三峡风光、秀山清江,谁不爱?




2005年开始加入朝向集团参与业巡赛项目到现在,周灵敏已经是业巡赛团队里留下来的少数几个“老人”之一。最开始,他负责和媒体具体联络,确定时间、订票、安排接待等。后来,他多了助手,帮忙联络媒体、收集报道。10年间,助手一共换了三个,其中有一个是因为工作强度太大身体吃不消。这一次,没有助手,他又恢复和媒体协商交通时间的工作流程。除此之外,每一天的战报也落到了他手里。时间似乎倒流,回到最初和媒体具体沟通细节的那一年。



每一年、每一站,业巡赛团队总是绞尽脑汁,试图呈现赛事亮点、地域特色,每一次比赛的主题合影、球员晚宴等都曾令人耳目一新。不过后来几次碰到周灵敏时,负责宣传的他也颇为苦恼地在“开脑洞”:这一站的亮点是什么?今年第一站,虽然没有冠名赞助商,他们依然与时俱进地制作了球员参与的花絮微视频,在官方微信公号播出。业巡赛在宣传力度和推广视角上的重视大概要追溯到赛事成立的初衷和意义:做一项打造企业口碑的事业,及推动中国高尔夫的发展。这决定了这件事一旦开始就不能轻易放弃,格调还不能低。





因此,尽管此时国内高尔夫大环境不容乐观,朝向集团还是把一整年的业巡赛赛程计划全部做了出来。朝向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赛事总监陈思就感慨:“说实话,没有赞助商是很正常的,这是一个市场行为,但是如果突然没人打球,那才是最可怕的。”5月初才征集2016年首战报名,两三天就爆满了。业巡赛团队悬着的心放下。他们认为的真正的灾难没有出现:有比赛、有场地,却连100个球员都凑不齐。湖北站的报名很火爆,有许多陌生的新球员,也有业巡赛的老选手,比如邓威、林嘉欣、来自台湾的钟成恩、年过半百,参加比赛可能超过50站的戴宁伟等。新手打出的成绩也不差,首次参赛的刘义平在首轮打出-3的成绩且并列领先。



“对我们自己来说,没有冠名赞助,倒不至于一下子懵掉。这么多年办赛经验积累下来,我们建立了自己的赛事口碑和影响力等,也还是会得到一些球会的支持。”陈思接受采访时说。




天龙湾球会第一次承接业巡这种全国性质的比赛,但在赛事流程安排与执行上非常顺畅。比赛几日,会所中庭摆着的几家本地小企业特产摊售,令人印象深刻,简直可以称为最接地气的球场了。这大概是这座被誉为“湖北最美的球场”的独特之处。全国范围之大,所幸还是能找到定位比较理性而简单的球场。“现在的球场更多希望有人来体验,每年做一些比较专业的比赛,可以提高管理团队的士气和标准,这其实是一种回归这项运动本身的事情。”业巡赛团队也觉得,如果不是这样的契机,他们也许还不会到湖北来,认识这样一个低调的漂亮的球场。以前需要跟着赞助商的部署和安排走,现在谈的时候,就尽量把比赛很多外围的东西比如配对赛、布置、派对等去掉,媒体也削减了很多。看起来就像是回归一场最简单纯粹的比赛。



“我们有几个核心的东西不会变,其中一个就是球员的管理,我们的观点是——尽量去帮助球员,这跟其他赛事会有点不一样。业巡赛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往这目标靠拢的。在2001年办赛之初,业巡赛是国内赛事包括职业赛事中最早有码数本的赛事,没有之一。这次有一个台湾球手的妈妈发微信,把我们的成绩直播发给其他家长看,她说为什么台湾的球手喜欢来这里比赛,因为他们觉得在这里得到了尊重。这个让我还挺感动的。不仅是成绩直播、洞位图等小细节,还有整体其他方面都让球手在这里得到尊重,而不是环境的富丽堂皇、礼品的丰厚之类的原因。竞赛的这部分,是核心。这部分也是这几年我们出国看到各种业内外赛事积累下来的体会。国内许多比赛是管理型的感觉,而国外很多活动是以服务型心态做赛事……这么多年,顺风顺水的时候不觉得,但当你现在需要球员支持这个比赛的时候,就会发现,多年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台湾球手钟成恩就表示非常享受业巡的比赛,因为在台湾没有碰到过安排和组织得这么大气专业的业余赛事。钟成恩从2011年开始每年参加业巡赛,他的父亲是台湾常青选手。他自己准备在明年转职业,所以今年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参加业巡赛。从赛事公告、班车情况、出发表到裁判巡场、微信成绩直播、每日新闻报道等,2016年业巡赛第一站完美进行与收官,除了没有冠名赞助相应配备、晚宴、服装等设置,和过往没有什么不一样。15年近100站比赛的经验和成长已经令业巡赛团队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行动起来都游刃有余。但也有不同,因为团队的人变少了,一个人忽然又要同时负责好几项琐碎的事情。被问到工作量是不是大了很多?陈思笑答,“2009年之前,我们还不是过着这样的生活?工作量差不多,强度有变化,但现在社会环境和资源都跟以前不太一样了,比如裁判、场地等资源都丰富了很多,还有赛事运输也有专业的承担部分,我们团队现在更多地是把比赛的要求作出规划和监督,然后把它下放到相应的环节去。”



对于各种状况的应对处理,业巡赛团队已经逐渐成熟,毕竟每个人都是从基本业务锻炼中走过来的。这么多年下来,每一站业巡赛的故事集合起来,可以变成一本书。陈思跟我们分享了一件趣事:“那是2007年的一场业巡赛,那也是一场记忆最深的比赛,在天津帝景高尔夫俱乐部举办。我第一次带领赛事团队准备比赛。比赛很特别,球会方在配对赛里邀请了球场的设计师维杰·辛格,他在天津逗留了27个小时,其中有太多的环节需要协调,这27个小时我几乎不能合眼。之后进入正式比赛。老天爷很照顾我,给我磨练的机会。三轮比赛的早晨都有大雾,能见度只到红Tee,每天的赛事几乎都要推迟到10点以后才能开球。结果第三轮比赛黄昏时冠军组终于打到18洞果岭。颁奖时租了两台射灯,还有会员们都把自己的车灯打开,我们在会所前颁奖的。比赛结束后本可睡一好觉,结果惯性睡不着,心里盘算着还有哪些事情需要跟进的。在酒店外溜达,抬头一看,那是我见过最美的星星。”





从最开始的检查班车和后勤、与裁判核对、查看球员成绩到现在赛前洽谈赞助商、赛事方案计划,陈思的工作范畴多了许多管理内容,但涉及到具体的业务能力,就像朝向团队其他资深员工一样,他没有忘记。



15年,业巡赛在口碑和经验的建立上已经独树一帜。在他们最新推出的系列微视频中,有一个是关于冠军奖杯的20秒钟视频,标题是“那么漂亮的奖杯,冯珊珊、吴阿顺都有了,你要么?”从稚嫩到成熟、从拙朴到专业,业巡赛带来了中国高尔夫文化与赛事发展的曲折岁月。看着他们剪辑的在球场上熠熠闪光的奖杯画面,经历过的球员、球友、家属、媒体及其他从业者,或多或少都会唏嘘。




正如陈思所说,“业巡像个学校一样,突然来一批选手,个个都很优秀,黄文义、李昊桐、张新军、窦泽成、关天朗、刘宇翔、叶沃诚等等,他们分批在不同时间段出现,那一段时间的竞争力很强,过了那段时间又会回到相对稳定的一般选手时期,而再过段时间又会有新的选手冲上来。”看得出,业巡赛越来越年轻化,成年业余球手越来越少,但这恰好是业巡赛从15年前开始的初心,目的就是培养中国高尔夫有潜力的选手,终至业巡赛成为“中国优秀高尔夫球手摇篮”,业巡赛为这项运动和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曙光。而对于青少年选手本身来说,整体素质的进步是最让主办方感到欣慰的地方。



年年比赛有新人,专业成熟群体的养成不是易事。“我们做这份工作最难熬的过程已经过去了,最难熬的就是来一批走一批。走第二批的时候,你再工作就是回到起点。你依然需要每次用公告等形式不断告诉他们规则。感觉做了那么多工作,又要从零开始。但到了第三第四个周期以后,你会觉得你的工作和义务不就是周而复始地做这项普及吗?我们需要改进的是,更加简明扼要与时俱进地把需要注意的地方告诉球手。如果他们以后出去参加别的比赛发现业巡赛‘培养’了他们的理解和自理能力,我们的努力就有意义,这就是我们希望给他们的平台。”




一场高尔夫比赛很熬人,16年的周而复始的比赛可想而知。一个比赛品牌的养成,就像带大一个孩子,选手的成长是漂亮的肤色,企业口碑的传播是重要的血肉,执行团队的成长可能就是坚强的骨骼。越跟业巡赛团队的人聊天,越觉得他们“被成熟”得厉害。周灵敏语气沉稳地说到要接着做报告和方案,可不太像80后和两个孩子的父亲。陈思则笑称,“我明明30岁出头的人,怎么感觉像40岁的人!我有的时候都反应不过来我自己的实际年龄,老是觉得我自己已经很老了似的。”不过他们一致同意,这项事业带来最大的收获大概就是平和的心态。



高尔夫的特点可能就在于此。而要在“严冬”环境中打造屈指可数、或许可以称之为传统的本土赛事,这份坚持和专业,就值得尊重。许多人的成长是这份坚持最大的意义。陈思说出了很多业巡人的心声:“很多东西,做久了,投入感情,确实很难自拔。有时候,好久没打业巡赛的球员突然发来一条短信,说‘我要转职业了,谢谢你。’就这短短几个字,他妈的热泪盈眶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精彩尽在《高尔夫》杂志
回复  “订阅” 查看此刊详细购买方式
  • Callaway/卡拉威
    EPIC传奇|为何米克
    已有506次播放
  • Callaway/卡拉威
    EPIC时刻|奋力一战
    已有412次播放
  • Callaway/卡拉威
    五星金牌球具助力马
    已有251次播放
  • Callaway/卡拉威
    “奇思妙想,从未过
    已有1111次播放
  • Callaway/卡拉威
    卡拉威球星们的大师
    已有563次播放
  • Callaway/卡拉威
    首战告捷|卡拉威全
    已有988次播放
  • Callaway/卡拉威
    资深技师为你解密多
    已有1081次播放
  • U.S.Kids
    关于市场上出现U.S.
    已有1017次播放
  • FootJoy
    FJ,独领风骚又一年
    已有1171次播放
  • Callaway/卡拉威
    新款SteelheadXR铁
    已有346次播放
  • Titleist/泰特利斯
    TeamTitleist亚太锦
    已有603次播放
  • Titleist/泰特利斯
    2024Titleist高性能
    已有570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