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牌酒的全方位解读
经常接触葡萄酒的爱好者,总会听闻某某酒的副牌,或是“小拉菲”“小玛歌”这种副牌的昵称。到底什么是副牌酒呢?副牌酒是酒庄自主酿造的一个附属产品。它和正牌酒师出同门,是酒庄酒,也讲求年份,也值得深度关注
物尽其用避免浪费,恐怕是副牌酒诞生的真正原因。葡萄酒归根到底是一个农业附属产品,它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年收获的葡萄的质量。酒庄为了保护庄园正牌酒的品质,必须使用葡萄园里质量最过硬的葡萄来酿造。
然而酒庄偌大的葡萄田里每年收获的葡萄,在质量上不可能全都尽善尽美。比如当年的雨水太多或者太少,光照不够充足,或者个别的葡萄藤转色不够充分。还有就是人为因素。比如酒庄最近扩建了,新开垦了几片葡萄田,但这些葡萄藤还太年轻,其葡萄的质量不足以用于正牌酒的酿制。这些不太出类拔萃的葡萄,扔了实在可惜,毕竟它们也是酒庄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那么酒庄怎么处理这些被淘汰掉的葡萄呢?照样拿来酿酒呗!只是酿出来的酒要与正牌酒有所区别,于是副牌酒就这样孕育而生。
副牌酒的特性
首先要明确一点,酿造副牌酒的葡萄尽管不是当年的最佳葡萄,但是它们依然是采摘于酒庄自有的葡萄园,不是向外收购的。酿酒也是在酒庄内完成的,绝不是外包出去的。
酿造副牌酒的酿酒师通常也是正牌酒的酿酒师,酿酒技术和理念也是如出一辙,在生产环节受到的待遇是一样的。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别无非是品种比例、窖藏时间、橡木桶质地等次要的属性。每个酒庄只会有一款副牌酒,所以副牌酒可以说是正牌酒的一个缩小版,它的出身依然高贵。
品尝副牌酒的时候,也要像对待正牌酒一样郑重其事。要做好长时间醒酒的准备,等待酒体焕发的那一刻。而且它们也有很好的陈年潜力,好年份的名庄副牌也是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对象。
“花少一点的钱来体验名庄酒的尊贵”是很多副牌酒的广告语。除了顶级名庄外,副牌酒的价格并不会高得吓人。比如波尔多五级庄卡门萨克(Chateau de Camensac),其副牌酒小卡门萨克(La Closerie de Camensac)的价格就很平实,在精品超市就能买得到。
波尔多的副牌酒
波尔多应该是最早制作副牌酒的产区。早在18世纪,波尔多的一些酿酒师就开始尝试着制作副牌酒了。但是直到20世纪,大部分的名庄才开始规模化生产和销售副牌酒。比如二级庄碧尚女爵庄园,直到1973年才开始对外销售副牌酒Reserve de la Comtesse。
副牌酒后知后觉般的兴起和酒庄规模不断扩张相辅相成,也和市场需求的激增不无关联。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葡萄酒的供需双方进入了新阶段。一方面,酒庄的生产得以恢复平稳,现代化的生产工艺保证了酒庄在“伺候”好正牌酒之后有足够的时间生产副牌酒。另一方面,买家们随着经济的复苏和收入的稳步提高,对奢侈品和高端消费品有了更多的追求。
在葡萄酒领域,饮家们对波尔多列级名庄的崇拜始终保有疯狂的追求和强烈的购买欲。可是名庄酒的产量毕竟是有限的,难以迎合市场日益强劲需求。富有商业头脑的波尔多人开始利用自己酒庄的名声将副牌酒不断推向市场,在提高销量的同时扩大了自己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其他产区的副牌酒
生产副牌酒也成为了很多有实力的名庄的“必修课”,像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的知名高端精品酒庄都会酿造副牌酒。一款正牌酒加一款副牌酒加一个系列的三牌酒成为了精品酒庄产品线的固有模式。酒庄正牌酒是酒庄的葡萄质量和酿酒实力的最高体现,它的产量很少,主要用来维持酒庄的美誉度。副牌酒是酒庄的辅助产品,它的产量通常比正牌高,可以借助酒庄的名声占有更多的市场。
这种模式让酒庄的产品无论从质量还是销量都有了保障。于是我们能看到世界上的顶级名庄,从“南法酒王”多玛士·嘉萨到西班牙车库酒平古斯,从意大利超级托斯卡纳的代表特里奇奥到美国膜拜酒哈兰都有自己的副牌酒,而且它们出色的品质同样备受酒评家和爱好者的追捧。
不生产副牌的名庄
凡是名庄都会生产副牌酒么?当然不是了,素有“酒王之王”称号的柏图斯,至今都未生产副牌酒。它毕其功于一役,专心打造酒庄的唯一酒款。如果碰到糟糕的年份,大部分酒庄会将正牌酒做降级处理贬为副牌。然而酒王绝非浪得虚名,柏图斯的做法是宁可什么都不酿造,也要保全自己品牌的名望。
除了柏图斯外,波尔多梅多克地区列级庄有四家也是不生产副牌酒的。他们是:四级庄的圣皮尔,五级庄的巴特利、达玛雅克和克拉米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精彩尽在《高尔夫》杂志
回复“订阅” 查看此刊详细购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