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子英雄2.0
职业比赛到了较劲的关键时刻,总会站出来几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他们在瞬间变得强大,对“准冠军”充满威胁,有点儿痞子精神,有点儿流氓意识,还有点儿英雄气魄。但他们状态爆发的背后却是扎实的技术和超出常人的“大心脏”
“流氓大亨”杰米
杰米·唐纳德森跟巡回赛上其他几位英国绅士风范十足的球员不同,他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街头青年,只是后来意外继承了一个远方亲戚的遗产而成为了“上流社会”的一员。但他个性十足,并不想掩盖自己曾经的“身份”,因为他独有着“流氓大亨”的气质。这让唐纳德森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
尽管以上有臆想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杰米在球场上真的就像一个“流氓大亨”。他从来不会怵任何人,永远的唯我独尊,或许连巅峰时期的伍兹都会被杰米的混不吝气场吓一跳。还记得2014年莱德杯吗?唐纳德森在个人对抗赛上以赢4洞剩3洞的战绩打得“刺头儿”布拉德利一点儿脾气都没有。赢下精彩一分之后的“威尔士大炮”握紧双拳怒吼,接着不紧不慢大摇大摆地像个“黑道大哥”一样接受队友的祝贺。
杰米打球也是不紧不慢,这是他竞技心态的真实体现。无论胜负,无论杆数多少,他总是能泰然处之——这对与唐纳德森同组的球员不是个好消息。通常拥有此种气场的球员,很难被击败。即便被击败,也很难说有成就感。
霸气的一杆进洞
2013年首次参加美国大师赛,唐纳德森就打出了一杆进洞。在180码的第6洞,他打出一个漂亮的小左曲球,小球落在果岭右侧,接着借着小斜坡滚了数英尺后进洞,没有一点儿悬念和停滞。在美国大师赛迄今不到80年的历史上,只出现过不到30个一杆进洞,唐纳德森收获了一个。
<hr>
“搅局者”阿仁
泰格·伍兹的职业光芒照耀了顶级职业赛场近20年,如今麦克罗伊和斯皮思大有接过其衣钵的态势。在这种巨星不断的时代,“痞子英雄”似乎很难上位。但他们并不是没有机会搅局,不然怎么会有“痞子”一说。
论本赛季最强、最大的“搅局者”,前大满贯赛冠军路易·乌修仁当仁不让。
在钱伯斯湾的美国公开赛上,乌修仁在首轮看似已被同组任性小伙伴“拖累至死”,孰料随后打出了极具侵略性的三轮“海盗式”的追分好戏,差点儿就让斯皮思和DJ失去竞争冠军的机会。
很多球迷被乌修仁奋起直追的“狠劲儿”打动了,大家在感叹其扎实的技术的同时,更对南非人混不吝的“盖世英雄气质”竖起大拇指。如果再给南非人上升一个高度——他在绝地逆境(艰难的钱伯斯湾球场)中的反击让几乎“失去民心”的第115届美国公开赛充满正能量——在他眼里钱伯斯湾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一个月后的圣安德鲁斯老球场,乌修仁再次半路杀出,差点儿搅了扎克·约翰逊的美梦。大心脏的乌修仁在准备关键一推时,后来的葡萄酒壶得主扎克吓得闭紧了双眼——不知谁更“有资格”拿到冠军,乌修仁也许缺乏的只是运气。
乌修仁打比赛时,他的面部表情既平静,又写满各种不服。那么小的身板儿究竟哪来那么大的能量频频对冠军发起冲击?关键时刻咬得住、敢打敢拼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得益于乌修仁扎实的挥杆技术。
路易·乌修仁击球瞬间五要领
1. 击球瞬间,乌修仁的眼睛始终看着球座的位置,并保证头部的稳定。
2. 击球区域内左手手套上的商标和球杆杆面朝向目标方向,这表明乌修仁的击球非常方正。
3. 击球瞬间乌修仁左腿伸直,说明他的胯部充分转动。
4. 送杆过程中,乌修仁右脚旋转至脚尖点地,这有助于重心正确地转移。
5. 击球瞬间,乌修仁双脚脚跟离开地面,目的是产生更高的杆头速度。
<hr>
“无冕之王”马汉
在美巡赛上,马汉被誉为是“从未赢得过四大满贯赛的最佳球员”的有力竞争者。而事实上,这个缺乏个人色彩,甚至在赛场上有些乏味的加利福尼亚人却是个“狠角色”,尤其是在比洞赛上——他会从好好先生转变为冷血战士,瞬间变得难以击败。
2012年和2013年,亨特·马汉都是一路过关斩将,击败名将无数,闯入最后决赛。不同的是,2012年他击败了状态火热的麦克罗伊,成为“比洞赛之王”;而2013年,马汉则是败给马特·库查尔,屈居埃森哲世界比洞赛亚军席位。尽管一冠一亚让马汉觉得小有遗憾,但不可否认的是:两年之间他的确击败了很多大咖,这让他更加自信。
在球场上,我们很难看到马汉会不经意间流露出乌修仁或是唐纳德森似的极为明显的痞劲儿。他看起来像个老实得不能再老实的家伙(另类的痞子?),可谁又知道马汉在“较劲时刻”想的是什么呢?
这种隐忍的个性往往让对手忽略了马汉的韧劲和侵 略性,于是就有了很多名将败北的事实发生。实际上,马汉带有很典型的“美国竞技方式”。
“美国竞技方式”首先要有扎实的技术做支撑;其次要在比赛中表现得足够坚韧;最后,拿下应该拿到的分数,再适当地突破自我。做到以上三点,胜率会非常高。至少在2012年和2013年,马汉做得非常棒,他的挥杆和成绩无可挑剔。但他并没有因为优秀而被拉夫三世选中进入莱德杯美国队,也许是因为太过平和的个性——而这恰恰是马汉痞(坚韧)的一面。近十年的莱德杯美国队缺乏的不就是“痞”吗?
简化式挥杆
马汉的挥杆是现代挥杆动作的典范。如果一千年后有一位考古学家把亨特的挥杆动作发掘出来,他可能会注意到,它包括了21世纪初所有流行的技术。马汉在转体时仍然使上体保持正对球,而且他的挥杆平面低于标准平面,他利用转体而不是手部动作使杆面在触球时转至垂直。那么这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技术的简化。马汉技术中的3种现代挥杆元素不涉及任何复杂动作和姿势。他几乎只是在沿着一个与脊柱垂直的平面向后、向前转体,双臂和双手仅仅随着身体移动。你曾经扔过飞盘,对吗?现在,只需想象一下用左手扔飞盘:你会先转动髋部,尽量加快转体速度,在最后一刻才松开手中的飞盘。
<hr>
“煎饼侠”J.B霍姆斯
J.B霍姆斯与“煎饼侠”大鹏有相似之处,首先两人名字都有JB二字,而且他们都是励志的代表人物。“煎饼侠”从苦苦的屌丝到人人爱的名星,经历辛苦无数;霍姆斯曾经风生水起,却因为伤病变得碌碌无为,而今恢复状态后再度成为实力派球员。但这种励志的故事其实并不常见。
我们很难把霍姆斯定义为“高尔夫痞子”。但他在球场上不服输的劲头,以及即便有伤也会拼尽全力的意志力,还有凶悍的大力击球,的确承载了一部分“痞子精神”。
今年33岁的霍姆斯,在2008年曾作为莱德杯美国队的一员帮助球队击败欧洲队。在2011年,他曾接受过脑部手术,之后的几个赛季还受到肘部和脚踝的伤痛困扰。但在今年的壳牌休斯顿公开赛上,他击败当红小生乔丹·斯皮思,使自己的世界排名一路飙升至前15位。这个成绩对于2014年还位列第453位的球员来说的确令人侧目。
除了不服输和咬紧对手的韧劲,霍姆斯成功的秘密还在于他的大力开球、稳定的铁杆,以及拿下尽可能多的小鸟球的能力。
霍姆斯的“玩命挥速”
霍姆斯的挥杆速度非常快,巡回赛上没几个球员的挥杆速度比霍姆斯还快。和其他的大炮型球手一样,霍姆斯明白获得挥速需要利用地面作为起跳板,并在触球通过时用腿蹬地。霍姆斯胜利的另一个秘诀?他可以根据需要打小右曲球。与大多数业余球友由外至内的挥杆不同,他采取开放式站位,相对站位而言由内向外挥杆。这样能避免打薄,以及由此引起的小右曲变成小左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精彩尽在《高尔夫》杂志
回复 “订阅” 查看此刊详细购买方式
“流氓大亨”杰米
杰米·唐纳德森跟巡回赛上其他几位英国绅士风范十足的球员不同,他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街头青年,只是后来意外继承了一个远方亲戚的遗产而成为了“上流社会”的一员。但他个性十足,并不想掩盖自己曾经的“身份”,因为他独有着“流氓大亨”的气质。这让唐纳德森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
尽管以上有臆想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杰米在球场上真的就像一个“流氓大亨”。他从来不会怵任何人,永远的唯我独尊,或许连巅峰时期的伍兹都会被杰米的混不吝气场吓一跳。还记得2014年莱德杯吗?唐纳德森在个人对抗赛上以赢4洞剩3洞的战绩打得“刺头儿”布拉德利一点儿脾气都没有。赢下精彩一分之后的“威尔士大炮”握紧双拳怒吼,接着不紧不慢大摇大摆地像个“黑道大哥”一样接受队友的祝贺。
杰米打球也是不紧不慢,这是他竞技心态的真实体现。无论胜负,无论杆数多少,他总是能泰然处之——这对与唐纳德森同组的球员不是个好消息。通常拥有此种气场的球员,很难被击败。即便被击败,也很难说有成就感。
霸气的一杆进洞
2013年首次参加美国大师赛,唐纳德森就打出了一杆进洞。在180码的第6洞,他打出一个漂亮的小左曲球,小球落在果岭右侧,接着借着小斜坡滚了数英尺后进洞,没有一点儿悬念和停滞。在美国大师赛迄今不到80年的历史上,只出现过不到30个一杆进洞,唐纳德森收获了一个。
<hr>
“搅局者”阿仁
泰格·伍兹的职业光芒照耀了顶级职业赛场近20年,如今麦克罗伊和斯皮思大有接过其衣钵的态势。在这种巨星不断的时代,“痞子英雄”似乎很难上位。但他们并不是没有机会搅局,不然怎么会有“痞子”一说。
论本赛季最强、最大的“搅局者”,前大满贯赛冠军路易·乌修仁当仁不让。
在钱伯斯湾的美国公开赛上,乌修仁在首轮看似已被同组任性小伙伴“拖累至死”,孰料随后打出了极具侵略性的三轮“海盗式”的追分好戏,差点儿就让斯皮思和DJ失去竞争冠军的机会。
很多球迷被乌修仁奋起直追的“狠劲儿”打动了,大家在感叹其扎实的技术的同时,更对南非人混不吝的“盖世英雄气质”竖起大拇指。如果再给南非人上升一个高度——他在绝地逆境(艰难的钱伯斯湾球场)中的反击让几乎“失去民心”的第115届美国公开赛充满正能量——在他眼里钱伯斯湾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一个月后的圣安德鲁斯老球场,乌修仁再次半路杀出,差点儿搅了扎克·约翰逊的美梦。大心脏的乌修仁在准备关键一推时,后来的葡萄酒壶得主扎克吓得闭紧了双眼——不知谁更“有资格”拿到冠军,乌修仁也许缺乏的只是运气。
乌修仁打比赛时,他的面部表情既平静,又写满各种不服。那么小的身板儿究竟哪来那么大的能量频频对冠军发起冲击?关键时刻咬得住、敢打敢拼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得益于乌修仁扎实的挥杆技术。
路易·乌修仁击球瞬间五要领
1. 击球瞬间,乌修仁的眼睛始终看着球座的位置,并保证头部的稳定。
2. 击球区域内左手手套上的商标和球杆杆面朝向目标方向,这表明乌修仁的击球非常方正。
3. 击球瞬间乌修仁左腿伸直,说明他的胯部充分转动。
4. 送杆过程中,乌修仁右脚旋转至脚尖点地,这有助于重心正确地转移。
5. 击球瞬间,乌修仁双脚脚跟离开地面,目的是产生更高的杆头速度。
<hr>
“无冕之王”马汉
在美巡赛上,马汉被誉为是“从未赢得过四大满贯赛的最佳球员”的有力竞争者。而事实上,这个缺乏个人色彩,甚至在赛场上有些乏味的加利福尼亚人却是个“狠角色”,尤其是在比洞赛上——他会从好好先生转变为冷血战士,瞬间变得难以击败。
2012年和2013年,亨特·马汉都是一路过关斩将,击败名将无数,闯入最后决赛。不同的是,2012年他击败了状态火热的麦克罗伊,成为“比洞赛之王”;而2013年,马汉则是败给马特·库查尔,屈居埃森哲世界比洞赛亚军席位。尽管一冠一亚让马汉觉得小有遗憾,但不可否认的是:两年之间他的确击败了很多大咖,这让他更加自信。
在球场上,我们很难看到马汉会不经意间流露出乌修仁或是唐纳德森似的极为明显的痞劲儿。他看起来像个老实得不能再老实的家伙(另类的痞子?),可谁又知道马汉在“较劲时刻”想的是什么呢?
这种隐忍的个性往往让对手忽略了马汉的韧劲和侵 略性,于是就有了很多名将败北的事实发生。实际上,马汉带有很典型的“美国竞技方式”。
“美国竞技方式”首先要有扎实的技术做支撑;其次要在比赛中表现得足够坚韧;最后,拿下应该拿到的分数,再适当地突破自我。做到以上三点,胜率会非常高。至少在2012年和2013年,马汉做得非常棒,他的挥杆和成绩无可挑剔。但他并没有因为优秀而被拉夫三世选中进入莱德杯美国队,也许是因为太过平和的个性——而这恰恰是马汉痞(坚韧)的一面。近十年的莱德杯美国队缺乏的不就是“痞”吗?
简化式挥杆
马汉的挥杆是现代挥杆动作的典范。如果一千年后有一位考古学家把亨特的挥杆动作发掘出来,他可能会注意到,它包括了21世纪初所有流行的技术。马汉在转体时仍然使上体保持正对球,而且他的挥杆平面低于标准平面,他利用转体而不是手部动作使杆面在触球时转至垂直。那么这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技术的简化。马汉技术中的3种现代挥杆元素不涉及任何复杂动作和姿势。他几乎只是在沿着一个与脊柱垂直的平面向后、向前转体,双臂和双手仅仅随着身体移动。你曾经扔过飞盘,对吗?现在,只需想象一下用左手扔飞盘:你会先转动髋部,尽量加快转体速度,在最后一刻才松开手中的飞盘。
<hr>
“煎饼侠”J.B霍姆斯
J.B霍姆斯与“煎饼侠”大鹏有相似之处,首先两人名字都有JB二字,而且他们都是励志的代表人物。“煎饼侠”从苦苦的屌丝到人人爱的名星,经历辛苦无数;霍姆斯曾经风生水起,却因为伤病变得碌碌无为,而今恢复状态后再度成为实力派球员。但这种励志的故事其实并不常见。
我们很难把霍姆斯定义为“高尔夫痞子”。但他在球场上不服输的劲头,以及即便有伤也会拼尽全力的意志力,还有凶悍的大力击球,的确承载了一部分“痞子精神”。
今年33岁的霍姆斯,在2008年曾作为莱德杯美国队的一员帮助球队击败欧洲队。在2011年,他曾接受过脑部手术,之后的几个赛季还受到肘部和脚踝的伤痛困扰。但在今年的壳牌休斯顿公开赛上,他击败当红小生乔丹·斯皮思,使自己的世界排名一路飙升至前15位。这个成绩对于2014年还位列第453位的球员来说的确令人侧目。
除了不服输和咬紧对手的韧劲,霍姆斯成功的秘密还在于他的大力开球、稳定的铁杆,以及拿下尽可能多的小鸟球的能力。
霍姆斯的“玩命挥速”
霍姆斯的挥杆速度非常快,巡回赛上没几个球员的挥杆速度比霍姆斯还快。和其他的大炮型球手一样,霍姆斯明白获得挥速需要利用地面作为起跳板,并在触球通过时用腿蹬地。霍姆斯胜利的另一个秘诀?他可以根据需要打小右曲球。与大多数业余球友由外至内的挥杆不同,他采取开放式站位,相对站位而言由内向外挥杆。这样能避免打薄,以及由此引起的小右曲变成小左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精彩尽在《高尔夫》杂志
回复 “订阅” 查看此刊详细购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