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球员都打不好果岭边的切球,要么打常规的切滚入洞球,要么需要打出高挑的越沙坑球上果岭。而大多数球员并不能理解影响球杆速度的动能链中的基本变量。
大多数球友都把精力放在击球距离最大化的技能方面,而对于果岭边的切球,却也采用了同样的战术。结果便可想而知。
我总结得出,高尔夫挥杆过程中有三种弧线运动,而学生越能理解当中的奥秘,就越能打好果岭边的切球。
- 第一种弧线运动就是杆头运动,距离最远,速度最大。
- 第二种弧线运动是握把的运动,半径较短,速度亦较慢。
- 第三种弧线运动发生在身体上。在此我特指肚脐眼,该处可认为是身体重心中部的标记,是保持平衡的重要参照点。该弧线运动半径最短,速度远远要比杆头要小的多。协调好身体的弧线运动,才能打好近果岭球。
Steve Stricker是用身体旋转控球的典范,图中的圆圈分别表示三种弧线运动的载体,黄色为肚脐,红色为握把,蓝色为杆头。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攻打果岭时,用的是最远半径的弧线战术。攻果岭需要的是短打技巧,用运动速度最快的长弧线策略真的好么?
训练短打技巧最佳途径就是从“握把力度”开始。在1(松)和10(紧)的力度之间,我让学生以1的力度进行握杆。然后我会告诉他们,球杆运动的唯一方式,靠的是肚脐有节奏的前后旋转运动带动。很快,我的学生便能理解身体旋转是如何减弱杆头的运动速度了。之后,才有了更好的短打挥杆姿势。
相比红圈和蓝圈,黄圈的运动路径最短。
现在我的学生在攻果岭时,就用这项新技能。待他们技术娴熟之后,我会逐步给他们增加训练难度,比如增大杆头速度,增加击球距离,还有改变杆头击球的攻击角度,以应对不同的球位等。而要完成这些新增的难度则需要更快的握把及杆头运动速度。而我的学生在掌握了最短弧线(即肚脐)的技巧后,他们的挥杆运动变得更加有韵律感,也学会如何控制动能的传递。
如果阁下也想打好近果岭球,你倒不妨试一试此招。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速度最慢、弧线最短的“肚脐运动”,近果岭攻球将攻无不克。祝君好运!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航信高尔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