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止于2013年年底,中国已公开营业和已曝光建设中的球场总计约近700家之多。2016年、2020年正式成为奥运会项目使全民对高尔夫球体育运动的重新认知与关注。伴随经济迅速发展,人均收入增加对高尔夫球运动产生的资本支撑。高端人群对别墅的追求,从追求大面积、豪华感而转向高尔夫配套的马斯洛需求。地方政府增强自身招商能力的政府诉求。新的球场技术,逐渐消除人们对高尔夫球场环保方面的顾虑。
一、中国未来高尔夫球场的合理猜想
如果中央政府解禁不合时宜的“一刀切”政策;如果中国高尔夫产业政策“拨乱反正”,“回归”到不再被不了解这个产业的官员和媒体人为妖魔化的时候;如果中国的政策决策者能正视这个产业,引导这个产业按符合市场规律的情况健康发展,内地的高尔夫球场会达到多少家呢?
猜想1、以大陆的国土面积,向台湾的一半看齐,达到8000家?
以同为中国人治理的台湾地区为例,我们进行如下推算:按土地面积推算,假设台湾60家球场中,仅50%的球场取得较为良好的投资回报,那么按同等土地面积的比例推算(18洞及以上标准的高尔夫球家数/土地面积),中国内陆地区理论上球场数量可达到的8000个。
猜想2、以人均GDP标准,向台湾看齐,达到1800家?
党的十八大文件上,再次公开宣称中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两番的目标。乐观的预估,届时中国经济总量将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经济界人士说:“看看美国和日本相应时期的变化,就知道它对一个社会意味着什么——中产阶级群体形成和壮大,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获得提高,这将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中产阶级的崛起、壮大,这是高尔夫产业的主力消费人群,将使高尔夫产业随之蓬勃发展。
估算届时,内地的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左右,是台湾2011年的一半。那么,中国内地会有多少个高尔夫球场?
以算经济账的方法,2011年中国大陆的人均GDP是5414美元,台湾2011年的人均GDP约为20139美元,是内地的3.7倍。现在,台湾每万人拥有0.026座球场。按台湾现在的这一标准推算,中国在2020年的人口数量不少于14亿人,中国内地可以达到的球场数量将是3600多座球场。如果到时,中国的人均GDP真的达到十八大的目标,翻了一番,则人均GDP是台湾现在水平的一半还多,球场数量相应减半,亦可达1800座。
猜想3、以总人口与球友的倍数比例向巴西看齐,达到1300家?
巴西是与中国同称为新经济体的“金砖四国”之一,按巴西的标准计算,巴西2005年国力仅次于我国,但高尔夫球场发展水平比中我国略高一些。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将举办奥运会,比赛项目中包括了百年后回归“奥运”的高尔夫球运动。在“奥运”的促动下,巴西将迎来高尔夫运动的大发展时期。
2006年巴西的高尔夫球球友比例(总人口(1.81亿人)/球友的倍数)是500,当时巴西的球场数量是180家。那么中国现在的人口是13.7亿多人,按同比计算,中国内地的高尔夫球友似乎可以达到150万人(注:事实上据《朝向白皮书》调研,中国2010年中国的高尔夫核心人口不到40万人),中国的球场建设数量如果如果按同等比例,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话,可以达到1300多家。
说明:由于高尔夫产业数据没有一个机构能做系统发布,研究这个问题的行业资料也难以查找,许多资料的统计标准有很多不一致,。例如球场数量,有的是以经营的法人单位为准,则一个球场不管是9洞还是36洞、54洞均只算一家;有的是以18洞球场为一个标准单位,36洞则统计为两个标准场;还有的将练习场也统计为球场。
上述数据来自2010年的,但大致可说明问题。
猜想4、以日本高尔夫发展水平推算,中国球场可达到1600家?
按照前述日本1957年打高尔夫球的人次数量约占总人口2%的比例,中国13亿多的总人口数量,打高尔夫球的人次数将达到2600万。
中国高尔夫球爱好者的具体数量,至今没有一个相对准确的数字,有人说有数两三百万甚至近四百万人,有的说只有几十万人。《朝向白皮书——中国高尔夫行业报告(2011年度》(以下简称《朝向白皮书》)的调研数据表明,中国的高尔夫核心人口截止于2011年是40多万人。所谓核心人口,《朝向白皮书》中的概念是按照NGF(美国国家高尔夫基金会)的标准,指年满18岁,一年下场打球超过8轮次的高尔夫人口。
《朝向白皮书——中国高尔夫行业报告(2011年度)》调研数据指出,2011年度全国所有高尔夫球场共只产生1065万轮次(注:《朝向白皮书》中使用的概念是“轮次”,即18洞/人,接近于“人次”),且这一数据的贡献者,大多是老球友,一年会打几十场球。
日本1957年全年打球人次数量为180万,当时球场是116个。当时,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中国近几年比较类似,他们当时已驶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按中国全年打球人次2600万同比计算,中国的球场数量可以达到1675家,不到1700家。
从《朝向白皮书》公布的数据来看,2011年国内球场共产生1065万打球轮次,相较前一年的992万轮次上升了7.4%,而前一年的增速高达13.8%。近几年的数据,证明了高尔夫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增长速度非常快,超过了GDP的增长水平。从中央十八大会议对经济建设的乐观预估,中国高尔夫球友的增长幅度跑赢GDP的增长速度应该无虞。
二、2020年代中国高尔夫产业将进入鼎盛时期
上述四种推算,无论是按什么方式和参考标准,是向台湾看齐,还是向数年前的巴西看齐,按高尔夫产业的市场规律和经济发展程度,我们预估到2020年,中国内地的高尔夫球场数量,应当不会少于1500家。
即使不按上述数据推论,只预估中国内地高尔夫产业发展八年后达到目前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几个国家的平均水平,球场数量也应该是现有数量的3倍左右。甚至有业内人士乐观的预估,不出意外(政治、经济的大环境巨大变化),或者说中国执政者重视正确引导高尔夫产业健康发展价值的话,2020年,中国的高尔夫球场应会达到2000~3000家的水平。
不管十年后中国到底会有多少家球场,总之,在球场建设龙头的带动下,中国的高尔夫产业将在202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
三、高尔夫从业者的担忧
作为从业者,我们担心的是,如果在未来几年,我们还是“严禁”政策下的地方政府事实上的不作为会怎么样?
1、欠发达地区的球场经营会陷入困境
中央政府如果对高尔夫球场产业不注意控制、引导,有条件开放,将致使部分地区盲目投资建设,不尊重地区经济发展和高尔夫球场数量相匹配的客观规律,将来也有可能会步日本、美国后尘,形成局部或大面积的供需失衡。如果在未来某个时期,再出现一波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致使中国的经济发展遭受重创,许多欠发达地区的球场经营将也会陷入困境。
2、如此众多的球场,如何实现盈利
如果真有这么多球场,他们靠什么盈利?他们将如何经营?我们的球场管理者,职业经理人和投资者明白行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吗?这都是需要思索的,也考验投资商的决策水平
著名风险投资人、小米手机的大老板雷军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这句话强调的是投资的好时机。房地产的行情,过往的十多年直到现在,就是这样的风口,但未来的日子并不会太滋润,行业利润越来越低。如果球场一体开发的地产不如想像般盈利,而球场却已不可挽回的诞生,那相当于父母无力抚育小孩,却计划外的生下了孩子,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事。
现在的高尔夫球场投资者,主要看中的是高尔夫球场对房地产的溢价贡献能力,而且投资者中大部分原就是从事的地产行业,他们早已习惯了大进大出的投资回报,管理水平粗放。现有的新球场,或近年拟动工建造的球场,投资者大多只是简单的视作度假地产、旅游地产的附属品,在管理人员经营素质等方面的先天资源配置并不合理。这时的投资商,对投资项目盈利更重视机会的判断却往往忽略了营销、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将来的球场如何盈利,是令人担忧的。
未来,房地产业的投资利润趋向于越来越低,而投资额并不会降低,尤其是高尔夫地产往往又是旅游地产,需要完善的配套和大手笔的操作,这尤其需要投资及经营者精细管理才能出效益。
3、高尔夫产业人需要做好风险控制和人才技能储备
在接下来的若干年内,中国政府将推动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房地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仍然难以动摇。地产业的发展周期被延长,虽然在政策的干预下,盈利前景并不会像前若干年那么火。城市化应该是经济发展的自然发展和政府引导的结果,不是人为造空城,变成又一轮市场规律不买单的投资热。高尔夫地产项目,正好符合城镇化的潮流,而且对城市人而言那是远郊度假地产,对富裕起来的当地人而言,那是买得起的高档房产——如果政府给予球场建设的指标并同时批准住宅开发指标的话,当然项目要限制低密度房产。这样的话,开发商们仍然是欢迎的吧?不一定高尔夫地产,就一定是指独栋别墅类的大低密度项目。
当大风不再,房地产不再是一个超高回报的企业投资热点时,我们作为高尔夫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或者投资者、经营者,需要提前做些功课,储备足够的知识,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球场越来越多,当行业快速发展时,作为从业者的事业前景也能得到较快的提升,问题是,我们的知识有储备么?我们的能力具备职位晋升、薪资提高的基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