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球友都听说过:短杆挥杆平面要陡峭、长杆挥杆平面要比较浅平。没错,但你是否正确理解了这个概念?我们请来了前职业球员,朝向高尔夫学院上海分院孙立谦教练讲解挥杆平面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控制合适的挥杆平面?
挥杆平面如何产生
当我们做好击球站位,根据球杆长度不同,会有不同的身体前倾角度。一个球杆越短,身体前倾幅度越大。相反,球杆越长,身体减少前倾。
可以想象,当身体直立时,球杆围绕身体转动会形成一个与地面接近平行的平面。当我们做出的身体前倾越多,球杆围绕身体转动形成的平面自然越陡直。
不同的球杆身体前倾角度对比
红色线为使用P杆身体前倾角度,黄色线是7号铁,白色线是一号木,可以看出来随着球杆越长,上半身前倾角度逐渐减少。
上半身前倾角度改变,相对应的,挥杆的平面也改变
可以得出结论,一个球杆越短,身体越向前倾;相反,球杆越长,身体减少前倾。由于身体前倾角度改变,围绕脊柱的挥杆平面发生改变。所以,做好正确的挥杆准备姿势,让球杆自身长度来决定你的挥杆平面。刻意改变挥杆平面显然不是聪明的做法。
《掌握高尔夫运动四个要素,所有击球困扰迎刃而解》系列直播课
第一节课:挥杆平面与杆头轨迹,如何自我调整?如何稳定球路?10月31日开播。
第二节课:怎样巧用你的杆头角度?随心所欲地控制打高打低?时间暂定。
第三节课:如何提升杆头速度,轻松增加击球距离?时间暂定。
孙立谦将在10月31日晚上7点30分跟您深度解析挥杆平面和挥杆轨迹怎么样影响我们挥杆,让你知道当球出问题的时候,怎样去自我调整?怎样稳定自己的球路?干货满满,不可错过!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 END -
© 版权归高提士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编辑:十三少 | 视频:小雁同学 | 图片:高提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