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化、机械化生产高度发达的今天,所有刀具家族里,阿昌刀,以其精湛艺术著称于世,依旧是一颗闪亮的民族瑰宝。
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流传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西北部的户撒乡,主要集中于潘乐、户早、隆光、相姐、明杜、曼炳6个村。其亦称阿昌刀,久负盛名,品种、款式繁多,行国成立后,阿昌刀发展成为精湛工艺品,又分成若干品种、款式,例如:大刀、小尖刀、藏刀、马刀、宝剑等。
大刀中的长刀或称背刀,配有工艺精致的银制柄、银制鞘,系有红缨背带,用户多为景颇族山官、头人,是景颇族的传家宝,并作为奉送宾客的上乘礼品。长刀精品莫过于宝剑,古为贡品,特殊加工的剑可折,工艺十分讲究,非名师制作不成。这种长剑前身,就是传说的腰带刀,故有“柔可绕指”的神奇说法。藏刀,自20世纪70年代在茅草尖形腰刀基础上发展的新“家族”,上乘藏刀主要来自印度和四川等地。
户撒历史上,众多阿昌族制刀名师高手,他们的心血,永远注入在户撒刀体内,成为户撒刀的灵魂。在阿昌族村寨,只要是男人,就没有不会打刀的,并且代代相传。漂亮的阿昌刀,在历史沧桑的洗礼中,不仅融汇各族人民对它的爱戴与赞美,也倾入阿昌族人民的恨与爱。至今,阿昌族选女婿,也要看他会不会打刀。
2006年5月20日,该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悠游云南,一种对民族艺术的敬畏之情,在品鉴阿昌刀过程里,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