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西兰南岛米佛湾
访谈时间:2019年4月8日
访谈方式:微信采访
被访谈人:马力,洲际队第二任会长
被访谈人简介:
个人介绍:62岁。1986年起帮海外朋友在国内创办一些中外合资小微企业的投资、管理。行业涉及办公自动化、印刷、电脑软件的开发与销售,以及纸张及印刷设备代理等。现在已经退休。
球龄几年:16年
差点:12
最佳成绩等:75
拉斯维加斯的“Red Stone Canyon”
访谈内容:
问:您什么时候加入洲际队?
答:2003年底。
问:因为什么机缘而加入洲际队?
答:由洲际队创始人之一,旅加台胞祝伟中先生(已仙逝)邀请加入的。
问:您打高尔夫多少年了?
答:16年
拿破仑的最爱--枫丹白露宫
问:有没有最难忘的经历?
答: 最难忘的是第一次打球的经历。2003年非典期间,某晚,飞机刚落地,祝公伟中先生忽然打电话邀我次日去打高尔夫,而此前我从未去过练习场。只是因为有一支 David Love III 发明的练习球杆——挥杆动作、节奏不对时,杆身的连接处就会折过来。我没事情时,就会用它在办公室里挥几下。
在枫丹白露的“拿破仑酒店”与“拿破仑”合影
好在家中有一套“装逼”的球杆,于是踏上了球道。当时上海滨海球场刚开放。
滑稽的是,我的球鞋还是铁钉的。到了球场被“禁足”,只好买了一双。当第一脚踏上球道时,感觉真是太舒服了!如同踩在厚厚的地毯上一般,一眼望去,绿色的景象让我心情舒畅,心旷神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在爱丁堡与哈雷摩托车发烧友合影
滨海球场风大,水多,第一次下场,一盒新球很快就打光。主要是一个过水的地方,球童心疼那些球,劝我不要打了。但我就是不肯认输……。那场球打了145杆。推杆的感觉很好,三推的次数很少,而且2、3个长距离的斜坡都是一推进洞。这得益于那时经常香港卫视的高球转播。印象最深的是大鲨鱼诺曼。那顶草帽,太酷了!
在法国蒙特与当地警察合影
问:全国500多个球场,哪个球场您最喜欢,原因是什么?
答:个人感觉,国内打过的球场中黄山卧虎很好。会所是依山傍水的徽派建筑,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在每个洞的发球台、球道和果岭都可以观赏到不同的美景。在这个球场打球的最大问题是:会在美景中“迷失自我”。不知不觉的落入设计者的“陷阱”之中。18洞打完才知道积分卡惨不忍睹……。Gary Player一个谜一样的人物,他让我们从他的设计中在每一次18洞中去不停的认识他!而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认知。
问:您对所在的球队如何看待,球队的发展与未来有哪些想法?
答:我们球队是上海的一支老牌球队。由台湾球友与上海球友共同创建。是一个以球会友,相互交流的良好平台。队友关系非常融洽。
球队的宗旨不只是“以球会友”,把球队活动作为一个朋友之间交流的平台。
泰晤士河畔的伦敦桥
球队中的台湾球员都是力主两岸统一的有识之士。
一些已经离开洲际队的台湾同胞有:邓文聪、张瑞昌、林彬、刘铭仁、曾国隆、周必胜、俞波、李维萸、王惠生、张庆辉、祝伟中(已仙逝)等。包括至今仍积极参加球队活动的林琼、吴德俭、苏建诚、林有林等台湾同胞对球队贡献都很大。
无论他们是在不在球队,都会随时给球队以必要的支持。这一点让我难以忘怀!
无论是当年“百万台胞回台选举”行动的发起者邓文聪先生;或是发起两岸青年交流的苏建诚先生就出自洲际队;还有在罹患癌症的手术后,还奔波于两岸之间,直至去世的祝伟中先生;他们为祖国统一的不懈努力和付出都令人难忘!
在球队的微信群里队友们可以畅所欲言,分享快乐。我做会长时,球队发起人陈伟先生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指教。
从大阪前往三重县打球途中
问:您对洲际队发展有什么样的建议?
答:对于球队的未来与社会的发展一样,属于年轻人的。只要充分发挥年轻人的智慧、才华和新知识,新理念,结合老球友的经验和阅历,新老结合,吸引更多队员积极参与球队活动,球队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问:除了高尔夫运动之外,还有其他的爱好吗?
答:很多!年轻时我是水球运动员,健将级。那是1973年至1984年的事。以前能玩儿的球类运动也很多——是球几乎都能玩几下。现在除了网球,高尔夫之外,只剩下健身、游泳了。每周要进三五次健身房,每次三个小时以上,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跑步机上走(没办法,以前太胖了100多公斤,现在保持在88公斤左右)剩下的时间就是做一些力量,保持一下体能。
上海网球大师赛
对高尔夫的认知:高尔夫对我的意义不只在于愉悦身心,更多的是人存在于这项运动中的人生哲理,尤其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14支球杆如同14个助手。在不同的条件下,要用适当的球杆和正确的方法击球。这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就是“选对人,做对事”。
每个球场都有不同的特点,要去尽情的体验。所以,现在只要出门旅行的地方,无论国内国外,都会带着球包走一遭。不愿错过任何一个球场,并从不同的球场中感悟到所有能够感悟到的东西。
另外,提醒人们:学会“接受现实”,不要蛮干。这些哲理虽然不是“血的代价”换来的,却也是用钱买来的。
“接受”,无论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这种过程会贯穿任何人的人生。痛苦过程之后,人们会更珍惜“机会”。
“一项有思想的运动”是对高尔夫运动的最好诠释。即使谈不上哲学的高度,但也是很多哲理的具体表现。
总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所以,我认为应该让孩子们尽早接触高尔夫运动。因为对孩子们最重要的培养是教会他们面对、处理、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接受良好的身心建设。
从竞技体育的角度上来说,高尔夫是非常适合中国人的运动,因为在技术相同的情况下,智慧、理性是取胜的关键。而这些特质是中国人的强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