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亚历山大·哈瓦特
宽大(magnanimity)与谦逊(humility)决定了一个领导者。宽大是指我们的心灵对伟大事物的追求。那努力寻求伟大事物并积极回应的人是宽大的。宽大是根植于对人性最高潜力的坚定信心。
领导者是宽大的,有高尚的思想,并且意识到他们有追求伟大(great)的潜力。他们的梦想是能胜过职业的成就与个人卓越的高峰。
领导人有宽大的梦想、愿景与使命感;在希望、信心与勇气上有宽大的容量;在努力使工作成功的结果上有宽大的热忱;在应用相称的方法实现目标上有宽大的倾向;在激励自己、激励同事上有宽大的包容力。
何谓商场上的宽大?
[size=1em][size=1em]
商界像政界一样,是那些领导者和充满梦想与愿景的男男女女,渴望实现他们理想的场所。因为商业是关乎金钱的地方,有些人视之低俗,认为参与的人也纯粹为了一己之私。他们认为在商业中很少有机会可以追求个人人格的伟大,虽然他们明白商业是一个有用处的社会活动,提供人们许多需要(need)与想要(want)的,从牙膏到iPod。
三百年前,一位英国作家贝尔纳·曼德维尔(Bernard Mandeville)开始宣传这种错误的观念,他认为商业是不可避免的罪恶,虽然他也了解商业给社会带来的益处。但他宣称商业是鼓励个人恶习,如奢侈、贪婪、嫉妒等,而带来的大众利益:“这样,每一部分都充满不道德行为,尽管整体上成了众人的乐园。”
实际上,有许多企业家与经理人,商业对他们来讲最要紧的并不是金钱,而是一个能实现个人与组织成就伟大的媒介,他们可以在此与其他人一起完成有价值且崇高的事业。成熟的生意人并不为个人的财务利益,也不为急切增加股东的股份所驱使,利润虽是商场活动不可缺少的目的,但不是目标。
洛克斐勒(John D.Rockefeller)由一个商行办事员,跃升成为世界级最有钱的人之一。他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起初只是一个在匹兹堡棉花厂每周收入1.20美元的工人,后来成为美国钢铁业界的巨子,他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我想很少有人会说他们是伟大的。我们敬佩这些“企业界的英雄”,不是因为他们有特别的愿景,而是他们是白手起家的人。洛克菲勒与卡内基虽然有梦想,但它们不是真正领导者所拥有的那种梦想,他们没有使命,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能成为自己的老板。(注1)
卡内基曾这样写道:“是否每一个想要成为商业界人士的人……仅满足於可预测之未来,并想像自己为固定薪水劳碌一生?我确定没有一个是这样的,那么,你就能区别商业人士与非商业人士之间的不同;一个是主人,依赖利润,另一个是仆人,依赖薪水。”(注2)这绝不是由宽大美德所引发出的愿景,而是因炫耀自己而有的高傲。
有些人说这些商业钜子给予文化与慈善机构数百万美元,相当于一种宽大的品格。但这些比较接近於做善事的标准;做善事是一件美事,但与宽大不一样,特别当一个人给予的只是他多余的,不需要作任何个人的牺牲。宽大要比写一张慷慨的支票多一点,它是以自己作为礼物贡献出来。
达尔文·史密斯和弗朗索瓦·米其林的宽大风范
[size=1em][size=1em]
[size=1em]
形成鲜明对照的,达尔文·史密斯(Darwin E.Smith)和弗朗索瓦·米其林(Francois Michelin)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却表现出宽大的风范。史密斯是使金百利·克拉克(Kimberly-Clark)公司起死回生的关键人物,当史密斯接下金百利·克拉克公司CEO职位时,这公司是一家传统纸业公司,正面临经营危机,它的股票市值比先前二十年减少百分之四十,它的主要产品是文化用纸,公司获利很低。
若说金百利·克拉克公司正面临窘迫的财务状况,史密斯的健康状况也极差,在被选为总裁之前的两个月,他被诊断出患鼻咽癌,但他每天仍然把工作排得满满的,同时每个星期从威斯康辛飞到休士敦做放射性治疗,虽然医生判定他只有几年可以活,但他后来双多活了二十年,而且大半时间都担任金百利·克拉克公司的CEO。
美国著名商界顾问詹姆·柯林斯(Jim Collins)写道:“史密斯展现了坚定的决心和毅力,重建金百利·克拉克公司,他作了公司史上最戏剧化的决定:卖掉纸厂。史密斯当上CEO不久,经营团队就发现,金百利·克拉克的传统核心事业——文化用纸的获利状况不佳,竞争又不强,注定会表现平庸;如果金百利·克拉克贸然投入消费性纸制品的战场上,则立刻面临宝洁(Procter & Gamble)等世界级大公司的激烈竞争,因此金百利·克拉克如果不能蜕变为一家卓越的企业,就只有灭亡一途。于是,史密斯就像一位破釜沉舟的将军,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宣布卖掉纸厂。他们甚至卖掉位于威斯康辛州金百利的纸厂,把卖厂收入全数下注于消费用纸产业,投资于好奇(Huggies)和可丽舒(Kleenex)等品牌。”(注3)
华尔街的分析师立即表现出不信任的态度,金百利·克拉克公司的股票也不断下跌,财经媒体反对者都预测这家公司马上将面临瓦解的命运,但史密斯并不因此而却步,他沉著地继续着手于新发展,将一个垂死的工业巨人,变成世界级领先的消费性纸制品公司,最后,这家公司的获利是市场平均的4.1倍,远超过同业竞争者都史谷脱纸业(Scott Paper)和宝洁。
史密斯退休的时候,回顾自己的辉煌战果,只说了一句:“我一直都努力不懈,希望符合这个职位的要求。”这话说得何等谦虚。史密斯具备了超乎常人的领导力,发展出一个大胆又有策略的计划,并努力完成它。要不顾公司一百年来的历史,冒险放弃一切,让公司完全突破和改变,需要有高超的愿景和真正的领导力。
米其林集团前CEO弗朗索瓦·米其林(Francois Michelin)以他的洞察力,将复杂高科技的辐射轴轮胎设计推上市场,因而改变他的公司和整个业界。他坚决相信创造力对商业的意义是多于获利的。
米其林因不满足继续使用已知的方法制造轮胎,他不采用行业专家的常规智慧,称他们是:“二十世纪中叶固步自封的人,他们情愿推算曲线,也不去相信人类所具有的想像力。”
米其林既是一位技术高超的工程师,也是一个生意人,他看好辐射轮胎的前途,知道如何生产这种新款式的轮胎,也知道如何将它引入市场,他具备领导者的特质,劝服被传统束缚裹足不前的同事和同业,接受大胆的设计。
米其林对工作的看法,受其基督教信仰的影响。他认为工作就是参与上帝创造之工的过程,人们创造一个可能是最好的产品,这种努力是极其高尚的,他相信自己在从事上帝所赐予他的任务,向所有同事挑战,以达到创意的新高峰。约翰·克拉特斯(JohnCouretas)曾指出:“米其林的一生实质就是神圣生活的写照,是人与神同心协力,相互共融的过程。”他得出一个心得:米其林集团能成为世界级的领导者是靠人类的创意,而并不是技术专家的计算与设计。人类的创意是商业成功的泉源。
对弗朗索瓦·米其林而言,作生意最重要的并不是赚钱,而是服务顾客和做生意时接触的人,当然,也有只想赚钱的生意人。
注1:瑞智(R. B.Reich):“重新思考创业精神:把团队视为英雄”(Entrepreneurship Recosiderd : The Team as Hero),第78页,《哈佛商业评论》,1987年5月1日。
注2:卡内基(A. Carnegie):《商业帝国》(The Empire of Business),第192页,纽约Doubleday出版社,1902年。
注3:柯林斯(J. Collins):《从A到A+》(Good to Great),(中文版由远流出版,2001年)。
作者简介:亚历山大·哈瓦特(Alexandre Havard)是欧洲领导力发展中心的创办人。他培养经理人才的旗舰课程“德行领导”,是将经典美德作为个人卓越与专业成就的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