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属于你的新铁杆——还有纯粹、完美的击球感觉——正等着你。
Callaway Apex CF 16
正方 | 可打性: | 信心产生创造力——球员能随心所欲地击球;有力的中-高弹道可随意愿调节成温和的小右曲或小左曲球;杆头能迅猛穿过大多数球位。 | 容错性: | Apex看似强势但行事温和,并且容错性转化为准确性——整个杆面能打出精准的击球;设计精良的底面可抬升打薄的击球;少有致命的失误。 | 距离控制: | 击球弹性十足——大部分测试者反映比他们以往的击球远半号球杆;如此高弹的球杆却有惊人的稳定性——失误击球的距离也足以到达果岭,并且短铁杆是抓鸟神器。 | 手感: | 高居榜首——柔和、富有活力,可能是Callaway的迄今最佳;极好的平衡和稳固性帮助提振信心;对失误击球有充分的反馈。 | 外观: | 经典、舒适、紧致的外表足以赢得广大球员的喜爱;不同于你祖父的圆头Big Bertha铁杆——它是现代的杰作。 | | 反方 | 容错性不如较老的Berthas铁杆,低杆面倾角铁杆会对球技要求高;高水平球员可能希望有更多精准度,而高差点球员或许需要更多帮助。 | | 概要 | 在测试中表现最佳。无论是寻求多一点误差范围的熟练球员,还是努力达到新水平的80来杆球友,这款Apex铁杆能让你的击球看上去很好——或许非常棒。 |
Callaway Steelhead XR
正方 | 可打性: | 让棘手球位不再棘手——从球道沙坑和轻度长草区击球有把握;弹道高于平均水平;击球相当直,长铁杆带有自然的轻微小左曲。 | 容错性: | 在最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甜蜜点比去年的XR铁杆略大,整个杆面均可打;杆面后移可抵消右曲球,不会将它们变成左曲球;失误击球仍有惊人的球速。 | 距离控制: | 飞行距离超棒,比测试者常用的铁杆击球远半号球杆之多;即使击球失误其距离也能赶上一些人自己的球杆;对一款强大的铁杆而言有极好的可重复性——没有热点或令人紧张的意外;非常适合挥杆较慢的球员——不必用力转体也能打出高飞软着陆的击球。 | 手感: | 触球好似爆破;不会被误认为是锻造刀背型铁杆——或者说是Callaway的Apex铁杆——但Steelhead既富有活力又充满乐趣;改造后的球杆提供大量支持,特别是杆面下部。 | 外观: | 经典的Callaway,忠实于原始的设计;杆头较大的球技进阶级铁杆大受欢迎;有杆面后移但不过分,结实但不臃肿;预备时衬在球后十分漂亮。 | | 反方 | 果岭边的短打显得过于笨重;沉闷的反馈——你不会知道球打在杆面何处,直到抬头看球(但通常击球相当直);不是为老式控球技术而造;一些测试者仍想把长铁杆换成铁木杆。 | | 概要 | 强大的铁杆:出色的距离表现、不错的弹道高度以及温和的秉性。最新款Steelhead是绝佳的全能铁杆,适合寻求更多打球乐趣、希望从同伙那里赢钱的业余球友。 |
Cobra King F7
正方 | 可打性: | 同组中击球弹道最高的铁杆之一——就像击打架了球座的球,即使从光地球位也是如此;直飞球到温和小左曲球是常态;长铁杆比单一长度套杆的同号铁杆击球更高。 | 容错性: | 指哪儿打哪儿的精准铁杆,能顺畅地滑过草皮,趾部有大量帮助;中空杆头的长铁杆有辅助轮——几乎和铁木杆同样易用。 | 距离控制: | 与多数人期待的码数相近,虽然貌似它牺牲一些长度换取高度;富于高度优势的成套铁杆之间有合理的间距;从不良球位击球距离表现不俗;刀背型中继挖起杆具备适合高水平球员的“杀手天性”。 | 手感: | 几乎不费力就能高速挥杆——分量超轻但触球有无畏的稳固性;如此强健的杆头却有出乎预料的精细反馈。 | 外观: | 摆在球边十分自然——建立信心的大杆头外形顺滑、线条匀称;没有华而不实的噱头:King F7看上去为容错性而造,这也是它的打球特征。 | | 反方 | 许多测试者驾驭不了这款球杆——虽是好杆却力不从心;一些人希望有更大的力度;部分测试者发现单一长度套杆容错性更好。 | | 概要 | 高差点球员请记住:King F7是真正的球技进阶级武器,带来大量容错性和极少的可操控性,几乎不会产生极端的结果。这款质地精良、复合结构的套杆应适合想让击球更高的挥杆速度中等或较慢的球员。 |
Cobra King F7 One length
正方 | 可打性: | 整套铁杆每支都是7号铁的长度,短铁杆击球更高、可操控性更好;由于比传统套杆中的同号铁杆短,4、5和6号铁杆的起飞角低于一些测试者的预期,虽然也能打出足够的高度。 | 容错性: | 对于每次预备都采取同样的方式众说纷纭——这款球杆几乎是自动击球,比标准F7铁杆更精准;一些人能很快用长铁杆更好地击球;King F7 One将尽其所能保持击球直飞和精准。 | 距离控制: | 飞行距离与传统套杆的同号球杆相差无几,球杆之间有超稳定的距离差;许多测试者在打棘手的中间距离击球时会下移握杆。 | 手感: | 第一次挥杆时整个体验有些激进,但非常容易适应;全套球杆有稳定的配重——此外,触球手感与普通型F7完全相同。 | 外观: | 对多数测试者而言,单一长度球杆需要时间去适应,特别是较大杆面倾角的球杆——从上往下看就像劈起挖起杆的杆头安在一支钓鱼竿上;但只要适应了它的样子,预备和球位设定会变得非常简单;杆头深受高差点球员的喜爱。 | | 反方 | 许多人无法习惯短铁杆——精细击打时显得过于笨重,使普通的独立挖起杆感觉轻如树枝;长铁杆容易击打,但击球比传统长度的铁杆飞得更低、更短;一些测试者反映需要花大量时间调整。 | | 概要 | 我们的测试者惊喜地看到Cobra下了一盘改变运动的赌注,已惠及很多球员。使用这款球杆需要球员抱有决心和开放的心态,但对初学者——或任何对自己的铁杆技术深感绝望的人而言,从这套球杆起步是完全合理的。 |
Mizuno JPX 900 Forged
正方 | 可打性: | 名列前茅,适合各种击球;可塑造的中等弹道让中差点球员富有创意;精确穿过草皮——在疑难球位完成干脆的触球;果岭周边表现惊人,中继挖起杆值得拥有。 | 容错性: | 更多的帮助出乎许多人意料——好的挥杆得到嘉奖;击球锁定目标线,短铁杆是致命武器;能消除左曲和右曲球。 | 距离控制: | 你可以完全信赖砸击球、劈起击和其他非全挥杆击球;对小头铁杆而言稳定性值得称赞;距离表现在测试球杆中脱颖而出。 | 手感: | 纯净的天堂——敏感性极佳;一流的稳固——有重感但不会过于负担,高效穿过草地;失误时有明显的手感反馈,即使击球没有显示异样。 | 外观: | 测试者不确定是该用它击球还是该挂在墙上;刀背的质量有目共睹,包含足够的高科技支持;看上去像职业球杆,激发你展现自己的最佳挥杆。 | | 反方 | 容错性不如前代JPX——不适合需要最大容错性的球员;击球起飞角比一些球员希望的更低。 | | 概要 | 是同级别中数一数二的产品。看上去和打起来一样好,拥有顶级的手感反馈让你愿意练习。如果你喜欢MP铁杆但需要进一步提高,这就是你的下一套铁杆。 |
Mizuno JPX 900 Hot Metal
正方 | 可打性: | Hot Metal击球弹道高且基本上从任何球位都打出直飞球;非常令人满意的球杆——对付棘手状况毫无压力;重型杆头和宽杆底能强力穿过长草。 | 容错性: | 定点击打效果最好的铁杆之一,比它的姊妹产品JPX 900 Forged明显易用;很少出现极端结果;为杆面低位和趾部的触球提供大量帮助;球员打好4号铁的机会很大。 | 距离控制: | 有高于平均水平的一流力度,或许比JPX 900 Forged远几码,超过大多数测试者的常规距离半号球杆;整个杆面都能打出稳定的距离。 | 手感: | 对容错性如此高的球杆而言,手感和反馈令人满意;在更均衡、超动力的设计下遗留少量Mizuno的顺滑本性;平稳、有节奏的冲力让你在击球中保持状态。 | 外观: | 强壮、有棱角的体型在低差点诉求(最少杆面后移)和球技进阶级需要(足够重量)之间达到平衡;大块头貌似绝不是阻碍;笔直的杆面前缘让预备校准轻而易举。 | | 反方 | 可操控性不如同级别的其他铁杆;手感不太符合Mizuno的标准但仍然优于许多同类产品;果岭周边击球的舒适度低于测试者的预期。 | | 概要 | JPX 900 Hot Metal铁杆击球更高更远,是广受好评的JPX 900 Forged铁杆的极好补充。更宽大,更舒适,对高差点球员更实用。对那些想替换老式MP铁杆的球员是极好的选择。 |
Ping i200
正方 | 可打性: | 是G系列的更快、更活泛的小兄弟,带给中差点球员需要的所有可操控性;容易起球;能从沙坑、长草区和所有麻烦球位将球击出;擅长多滚动的切击球。 | 容错性: | 默认笔直的球路,在你状态不佳时提供足够的帮助;短铁杆可直攻旗杆——比G系列要求更高,但回报也显而易见。 | 距离控制: | 飞行距离稳定,符合球员的预期;你知道会得到什么结果,即使是难以捉摸的码数;产生足够的倒旋——击球落地柔和并在果岭速停。 | 手感: | 极好的手感和反馈;用宽大、受欢迎的甜蜜点完成火爆的金属性击打;造型良好的杆底畅行在草皮中,果岭周边短打表现佳。 | 外观: | 上等——干净、时尚、强健;预备摆放中立、务实,比老“i”系列线条更柔和且更少杆面后移;光滑的表面引人注目。 | | 反方 | 不像一些人对Ping铁杆期望的那样容易打;长铁杆对挥杆要求高,不如投资铁木杆;内置的帮助会限制球员的创造性。 | | 概要 | 是测试者最喜爱的铁杆之一。i200比G系列更精制,比iBlade 更易用,其平衡的属性能让中差点到高水平的球员满意。 |
Ping G
正方 | 可打性: | 出人意料的敏捷——比i200差一点,但可操控性比过去的G系列更多;宽大、圆滑的杆底能利落地切过长草,将球高高击上空中;打小左曲球比打小右曲球更容易。 | 容错性: | Ping的G系列为铁杆容错性设立了标准,这款也不例外;失误的击球可用距洞杯几英尺来衡量,而不是离果岭几码。 | 距离控制: | 可重复的距离表现,至少与其余同类产品相同,可能比以往的G系列更远;高飞的击球稳稳地落上果岭;多数测试者能搞定长铁杆。 | 手感: | 预料中的顺畅、稳固和极好的温和——大杆面给球以重击;比以往产品略洪亮;友善的反馈能巧妙地掩饰失误。 | 外观: | 充实但不过分——G铁杆的线条更加流畅,吸引更多爱好者;温和、实用的设置将支持都摆在表面;有比它的姊妹产品——最大球技进阶级的GMax铁杆更少的杆面后移。 | | 反方 | 大量容错性损失了一些准确性——即使有改良的可操控性,G铁杆的定点击打表现仍不如其他产品;由于其他球技进阶级铁杆变得越来越锐利和光滑,G铁杆看上去会有点圆钝和平淡。 | | 概要 | 强势的杆面使这款铁杆从第一次挥杆就能赢得你的信任。它是球技进阶级球杆的典范:简单的挥杆、合理的通用性外加足够的距离和帮助。结论是,2016年初首发的Ping G铁杆将让你看上去比实际更好。 |
Srixon Z 565
正方 | 可打性: | 强大的斜面杆底是真正的优势——它几乎能消除下挖,让杆头滑出沙子和扫荡厚长草;完美的可操控性,可与许多高水平球员级铁杆比肩。 | 容错性: | 方向性优于距离——几乎没有偏离;为打薄的击球提供足够的帮助;强壮的球员用长铁杆得心应手。 | 距离控制: | 距离虽远但不会感觉过度或失控,可与球员目前的铁杆媲美且经常更远;短铁杆码数精确,带着理想的球旋落上果岭;从长草区击球不会损失太多距离。 | 手感: | 最佳球杆之一——刀背型铁杆集中、柔和的手感带有少许额外弹性;手感反馈具有指导性,不会滥用;出色的平衡让你掌控一切,特别是在近距离范围。 | 外观: | 无以伦比的外观、尺寸和表面处理;优雅的线条、适中的大小和最低程度的杆面后移造就强大的击打——传统刀背外形内置额外优势。 | | 反方 | 同组中对球技要求最高的铁杆之一;跟部和趾部击球在空中失控;高差点球员用起来力不从心。 | | 概要 | 同级别中最锐利强悍的竞争者。Srixon巧夺天工地创造了一款具备真正刀背型铁杆性能的球技进阶级铁杆,有出色的手感和可操控性。 |
TaylorMade M1
正方 | 可打性: | 这些球杆让又高又直的击球成为常态;重且圆润的杆底从不平的球位及长草中顺畅穿行;高弹性杆面更多朝前而不是朝上发射球——击球常常比M2铁杆飞得略低。 | 容错性: | 用4号和7号铁杆击球失误时均能保持航向——精确瞄准还能将球打到果岭周边;可指望M1铁杆留下推击进洞的机会。 | 距离控制: | 远于平均水平,一些人能远10码之多;4号铁性能表现惊人——有了它你的铁木杆可以拿去二手市场卖了。 | 手感: | 触球时发出深沉、洪亮的拍击为你的最佳击球喝彩——赢得相当多的拥趸;触球中M1有非传统的重击,但优于去年的M2铁杆。 | 外观: | TaylorMade努力掩饰这款球杆的球技进阶级特征——预备时看上去和职业球杆无异,有大量工艺作后盾;最低程度的杆面后移深得低差点球员的喜爱;杆面沟槽可有效定位球。 | | 反方 | 高弹性杆面和单一的反馈让球杆难以调节;一些测试者无法适应机械的手感;或许有点矫枉过正——M1用可操控性换取笔直前飞的距离;只有两支球杆,因此测试者无法全面考量。 | | 概要 | 独特、非传统的设计将惊人的距离表现置入有趣的混合体——部分是高水平球员级铁杆、部分是球技进阶级铁杆。科技性的杆头绝对会让M1脱颖而出。 |
TaylorMade M2
正方 | 可打性: | 向上、向上然后飞远——快速、容易起飞的击球升上空中……然后在空中翱翔;打出笔直球路的低压力球杆,偶尔也能打小左曲球;长草区击球不费力。 | 容错性: | 或许是新M2铁杆的最强项,同级别中的最佳之一;失误击球仍能保持常态,即使挥杆不到位也会有不错的结果;大多数测试者能操控长铁杆;可以毫无顾忌地挥杆——很少出现致命的失误。 | 距离控制: | 好似能摧毁球——许多测试者反映比用自己的套杆远半号球杆;性能平稳,击球很少飞过头;打出陡直向下的击球,直接攻上果岭并迅速停住。 | 手感: | 干脆、柔和的触球手感令双手舒适;重杆底给人随时准备起飞的感觉;不惧粗糙的球位——穿过草皮时稳如磐石。 | 外观: | 健硕、高科技的外表;大而圆的杆头展现各种太空时代的设计——不墨守陈规,科技元素植入良好;杆面的垂直凹槽和涂漆的底部槽线有助于瞄准。 | | 反方 | 不是每个人都在意整体造型——预备时球杆看上去不错,然而背腔结构过于复杂;所有的组件会削弱触球手感;杆头非常强健,但触感和创造性受到限制。 | | 概要 | 性能温顺,击球又高又远——这款产品接近最大球技进阶级铁杆。如果你希望不费力就打出远距离,M2铁杆值得一试——它在去年的版本之上有显著升级。 |
Titleist 716 AP1
正方 | 可打性: | 一款灵活、张扬、不惧泥泞的铁杆;无论高低、左右的击球,只要你给出准确的指令它都能完成;通用性比前代AP1更接近高水平球员级铁杆。 | 容错性: | 716 AP1是一款平稳操控的铁杆,在球技高超、富有创意的球员手中如虎添翼;相当好的可重复性,打薄的击球能得到需要的所有帮助;是向往攻打更多洞旗的大力球员的理想搭档。 | 距离控制: | 击中甜蜜点时足够远,球杆之间有可信赖的标准距离差;非全挥杆击球容易复制;切击和劈起击结果可靠;挖起杆(P、W和W2)是对整套球杆的宝贵补充。 | 手感: | 测试者常会问同样的问题:“你确定它们不是锻造铁杆?”确实不是,但手感非常接近锻造铁杆——击球伴有特别的反馈和甜蜜、扎实的重击;适中的配重帮助杆头顺畅地滑过触球。 | 外观: | 诱人、健壮的体型彰显控制力;较厚的顶线在预备时不会掩盖AP1的简洁摆放,置于球后十分好看;自带足够多的帮助,但预备时你或许不会注意到。 | | 反方 | 更适合球技稳定、更强壮的球员——在容错性方面,AP1比测试中的一些同类产品更接近高水平球员级铁杆;敦实、丰满的外表并不受每一位测试者喜爱。 | | 概要 | 作为去年球杆测试的遗留产品,716 AP1逐渐向高水平球员级铁杆靠拢;它在帮你进步和期待你打出好球之间取得平衡。只要你能靠近杆面中心触球,就容易领会到球杆的手感、多功能性和细腻的控制力。 |
Wilson Staff C200
正方 | 可打性: | 击球弹道格外高;浑圆、稳健的杆底非常适合从球道沙坑击球;宽大的杆面前缘能应对大多数棘手球位,厚球位的击球效果比薄球位好;向左击球比向右更容易。 | 容错性: | 这款球杆的最强项;整个杆面就像一个弹跳板——每个失误击球都能得到一点补救,多数的结果是笔直飞出;方向性失误通常能维持击球的起飞方向,不会变得更糟。 | 距离控制: | 增加的高度可帮助挥杆较慢的球员;多数时候高弹道看上去并不受逆风的影响;不良触球几乎能达到中心击打的距离。 | 手感: | 对双手以及关节十分体贴;聚氨酯嵌入物可吸收带来疼痛的震动,浑厚、调谐的触球音非常出色;KBS杆身负载良好并能弹性十足地通过触球区。 | 外观: | 对科技含量高的大杆头而言轮廓简洁;展现浮起的“FLXFace”杆面,周边围绕着虚线状由聚氨酯填充的间隙,给一些球员带来信心。 | | 反方 | 许多测试者并不喜欢大块头和凌乱的杆头设计;宽框架、抑制的手感和饱满的重击让非全挥杆击球和果岭边短打变得难以控制;距离表现不如时髦的大力铁杆;触球常常是声响多于手感。 | | 概要 | 接近最大球技进阶级的C200铁杆带来极好的高弹道、不错的通用性和很少的失误。它是一支基本款铁杆,最适合挥杆速度较慢和不经常打球但想要击中更多果岭的球员。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精彩尽在《高尔夫》杂志
回复 “订阅” 查看此刊详细购买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