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砗磲—千年方成其器,俗称“海底寿星”!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类大型海产双贝壳,栖息在热带海洋中珊瑚礁间的浅水环境里,以坚硬的足丝固着在珊瑚礁上,在海底张开贝壳时,就会展现出绚烂多姿的色彩,不但有孔雀蓝、粉红、翠绿、棕红等鲜艳的颜色,而且还有形形色色的花纹,令人眼花缭乱。
砗磲因生长周期长,生长环境要求高,仅存在于印尼、缅甸、菲律宾、澳大利亚、我国海南岛及南海诸岛等热带海域低潮附近的珊瑚礁间或较浅的礁内。贝壳大而厚重,略成三角形,长可达1.8米,常见种类多在50-90厘米。
砗磲是世界上最白最纯的物质(洁白度为10),其壳内白而光润,外壳粗糙呈黄褐色,有突起的放射肋,肋间形成一条条深沟,如同被车轧过而形成的渠道车,所以得名为“车渠”,后人因其坚硬如石,在车渠旁加“石”字,又名“砗磲”。源于自身白皙、安静、圣洁的气质以及稀缺性,砗磲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都是稀有的有机宝石,带有浓厚的文化意义。
砗磲与珊瑚、珍珠、琥珀并列为西方四大有机宝石。在名画《维纳斯的诞生》中,砗磲贝孕育女神维纳斯自爱琴海中浮水而出,风神、花神迎送左右。天主教或基督教中,用砗磲来装圣水,或做洗礼,称之为圣水之贝。佛教中,在阿弥陀佛如来常驻净土西方极乐世界中有“七宝”—砗磲、金、银、赤珠、珊瑚、琉璃、琥珀。位于七宝之首的砗磲,经千百年海底孕育所散发的磁场能量巨大,佩戴者可增进身心调和,启发自我智慧,有避免庸人自扰增生无谓烦恼之功效,深受许多师父及信徒们的喜爱。可见砗磲之魅,至少在文化领域是中西贯通的。
砗磲自古便是名流权贵、大德高僧的钟爱之物,且具有医学价值。《本草纲目》记述:“案韵会云,车渠,海中大贝,背上垄文,如车之渠。味甘咸,大寒,无毒。入肾经。主安神,解诸毒药及虫蟄。” 砗磲具有安神凉血的功效,此外还有一定解毒的功能,兼具很高的药用价值。如今市面上开始出现各类砗磲饰品,古人云格物而致知,在佩戴的过程中用心去感受,就会吸收砗磲自然的灵气,稳定情绪,去除杂念,调养身心平衡。佩戴者的气质也会随着观察和感受的过程慢慢改变,十分有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