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lor=rgba(0, 0, 0, 0.5)]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微信公众号@团中央权益部 特别推出“党史天天学”栏目,展现党带领人民坚持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重温经典事件、致敬英烈人物、回眸历史瞬间,一起来学习!
2021年9月24日
党史上的今天
1982年
9月24日 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阐述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他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2001年
9月24日至26日 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作风建设“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
2014年
9月24日 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强调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9月27日,全球孔子学院建立10周年之际,首个“孔子学院日”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习近平致贺信。
历史瞬间◆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百年先锋
李保国
通过科技扶贫,绿了荒山,富了百姓,这正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李保国一生的写照。
1981年,李保国在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上班仅十几天,他便和同事们一起扎进太行山,搞起了山区开发研究。
初入太行,他就选择了当时最穷最荒的前南峪村搞起了开发试点。在那里,李保国和课题组的同事们苦研技术,跟石头山“较起了劲儿”。土壤瘠薄、干旱缺水,那就在土和水上下功夫。他们以“聚集土壤、聚集径流”为方向,展开对山区爆破整地技术的摸索。
李保国(前)带领学生实习(2009年11月29日摄) 新华社发
前南峪村的荒山秃岭,经李保国和同事们十几年的开发治理,摇身一变,“山顶洋槐戴帽、山中果树缠腰、山底梯田抱脚”,林木覆盖率达90.7%,植被覆盖率达94.6%。
1996年,他奔赴受灾严重的内丘县岗底村,庄严承诺:不拿村里一分钱,用苹果产业使村民们富起来!为此,李保国连续9年吃住在村里,夜以继日实践钻研。为了推行苹果套袋技术,他自掏腰包买来16万个果袋。他说:“套袋减了产,赔了是我的,赚了是大家的。”
“要让农民把技术落实到位,必须对农民死盯、盯死。”套袋、去袋、转果、施肥……他独创了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管理工序。如今仅靠种苹果这一项,岗底村人均年收入就有3万多元。
在临城县凤凰岭的乱石滩丘陵上,李保国用10年时间探索出了优质薄皮核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如今,邢台市荒岗丘陵区种植薄皮核桃60万亩,年产值超过20亿元。
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李保国探索出一条条生态建设、产业发展、脱贫致富兼顾的山区发展新路。在广袤的太行山上,他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让140万亩荒山披绿,打造了“富岗”苹果、“浆水”板栗、“绿岭”核桃等全国知名品牌。他创新推广的36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增收58.5亿元,带领10万多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李保国(前左)在河北省内丘县岗底村向村民讲解果树修剪知识(2016年1月27日摄) 新华社发
35年间,李保国把家安在了太行山区,通过科技的力量,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35年间,他与农民朝夕相处,手把手地教技术,经他直接帮扶的村庄达40多个,间接带动发展起来的村有百余个,富了一方百姓。
2016年4月10日凌晨,李保国因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
“我必须把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全部贡献出来,太行山的父老乡亲富起来了,我的事业才算成功。”李保国生前的话语不断回响。
由李保国生前同事、学生组成的“李保国科技扶贫服务队”近年来在李保国爱人郭素萍的带领下先后在全国13个省市的300多个县讲技术、解难题,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脱贫致富。
来源:微信公众号“团中央权益部”综合整理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光明日报,转载请注明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