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f Workshop
猜你喜欢

[江西G18高尔夫] 【健康】最伤身体的11个姿势,谁敢再犯?!

[复制链接]
查看: 1000|回复: 0
avatar

offline

  离线 

27

主题

0

回帖

8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87
在线会员 发表于 2015-8-27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这是古人对站姿、坐姿、走姿、睡姿提出的严格要求。专家为我们总结了生活中最伤身的几种姿势,看看你中枪了吗?


最伤身的站姿:稍息站





  稍息站的典型特点是将重心放在一条腿上。短时间内,这会让人觉得比双腿着力更舒服,但若长期如此,会造成腰椎两侧受力不均,导致腰背疼痛。如果上身不能挺直,含胸屈颈、双肩耷拉,很容易压迫脊椎和周围神经,影响心肺功能,时间长了还会导致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化等颈腰椎疾病。



  最佳姿势:脚一前一后,平均受力。


  好的姿势不用费劲,而且让人舒服。放松颈部肌肉,别让下巴翘起来;调整后背肌肉,脊柱伸直,头部自然前倾;双肩下垂,别向上耸;别将双手放在背后;腹部肌肉轻轻收缩;身体重心不要偏向髋部一侧;不要双脚并拢,可以一脚在前、一脚在后,这样更能保持平衡,看上去也更加自信。检查站姿是否正确有个标准,只要从侧面看,耳、肩、髋、膝与脚踝处于一条线上,骨盆稍向前倾就好。




最伤身的坐姿:跷二郎腿




  坐着时,看似潇洒舒适的跷二郎腿的姿势,其实会引发不少病。首先,跷二郎腿时容易弯腰驼背,久而久之,侧面本应呈“S”形的脊椎,就会变成“C”字形,造成腰椎与胸椎压力分布不均,进而引起脊柱退化,如腰椎间盘突出等。其次,跷二郎腿时,被垫在下面的膝盖受到压迫,会影响下肢血液循环,若保持这个姿势过久,双腿麻木,血液受阻,很可能造成腿部静脉曲张或血栓形成。再次,跷二郎腿时,两腿通常会夹得过紧,致使大腿内侧及生殖器周围温度升高。这种高温会损伤精子,长期如此,可能影响到男性的生育能力。


  除了跷二郎腿,歪歪扭扭、前弓后驼的坐姿,也会导致颈腰肌劳损、脊柱弯曲、近视等问题。臀部在前,腰部悬空,背靠椅背的姿势,不但会令骨盆扩张,臀部变大、变宽,小腹凸出,身体变臃肿,还会因躯体整个重量都压在腰部,导致腰痛,久了甚至会发展为颈椎病、腰椎病。


  最佳姿势:挺直腰背,双腿平放。


  腰背挺直,含胸收腹,两腿平放,小腿与大腿呈90度角,坐在椅子正中间,也可以稍向前倾,但上半身别向左右两侧倒。这个姿势坐累了,腰可稍向后靠一些,最好在椅子上放个靠垫。这样的坐姿会让上半身的重量均匀落在下半身,上身肌肉紧绷,还能起到锻炼腹部肌肉的作用。


  习惯跷二郎腿的人,如果一时改不过来,要保证跷腿的时间别超过10分钟,两腿切忌交叉过紧,如果感觉大腿内侧有汗渗出,最好在通风处走一会儿,尽快散热。感到两腿肌肉麻木或酸痛时,应立即将其放平,用双手反复揉搓或拍打,恢复血液流通。需长时间伏案工作者,应每小时做一些改变原来体位的动作,如工间操。



最伤身的走姿:弯腰含胸低头走




  走路时低头含胸最容易带来疲劳感,含胸时肺部空间被挤压,呼吸会变得短促,影响心肺功能。这种姿势也会让人显得没精神,缺乏自信。


  此外,抬脚幅度过低,甚至脚掌拖着地走,易造成关节、肌肉、足弓劳损,而且容易绊倒;走路时不摆臂容易“顺拐”,甚至摔倒,而摆臂幅度过大会影响速度,导致上臂过于疲劳,甚至拉伤;走路时轻度的“内外八字”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但如果走路“内外八字”的状况严重,需及时调整甚至就医,否则可能造成髋关节和膝盖的过度磨损。


  最佳姿势:抬头挺胸,脚步正,曲臂摆。


  走路时应尽量专心,同时注意自己的姿势:抬头、挺胸、双眼平视;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肩关节为轴自然前后摆臂,手掌作握杯状,同时腿朝前迈,注意双臂、双脚左右交替;脚尖向正前方,自然向前迈步,脚跟先着地。


最伤身跑姿:脚掌或脚尖先着地




  跑步时,脚的哪个部位先着地尤为重要。若全脚掌着地,冲力较大,易引发胫骨骨膜炎,长期冲击还易跑成O型腿,或者造成膝、踝、髋等关节软骨损伤,形成骨关节炎;若脚尖先着地,会强烈刺激小腿肌肉,使小腿变粗,形成“萝卜腿”。此外,“内外八字”跑步容易造成膝关节等部位的损伤,还易形成X、O型腿;过分前倾或后仰会引发肩颈背部异常。


  最佳姿势:大腿带动小腿,脚跟先落地。


  正确的跑步姿势是,上体稍向前倾,头位于躯干正上方,两肩稍提,两肘屈成90度,两手半握拳;跑动中,两臂放松前后自然摆动,大腿积极前抬,小腿自然放松,依靠大腿的前摆动作,带动髋部向前上方摆出,以脚后跟先着地后,迅速过渡到全脚掌着地,后蹬充分有力,步幅大而有弹性。这样可使腹部肌肉紧张,呼吸均匀、细长、充分而有节奏。高速短跑(如100米赛跑)时,要注意先热身,以防止肌肉拉伤。


最伤身的睡姿:趴睡




  趴睡不利于颈椎的生理弧度和呼吸顺畅,还会压迫人体内脏,干扰睡眠,所以最好不要趴着睡觉。很多上班族习惯中午趴在办公桌上睡一会儿,这种姿势会压迫颈动脉,造成交感神经功能障碍,大脑缺血缺氧,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并会压迫胸部,影响呼吸,加重心脏负荷。


  最佳姿势:侧卧。


  以侧卧、颈背微屈、屈髋屈膝(卧如弓)为最好,肌肉能得到充分的放松。侧卧时,不要将手枕在头下,这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胳膊麻木酸痛、起床后疲累等。枕头应软硬度中等(避免过高过硬过软),高度以肩宽为宜,大约为一拳半的高度,有利于侧卧时减缓颈部疲劳,维持正常的生理弧度,保持较好的血液循环。


  仰睡时,头部、颈部、肩部直接与床面接触,枕头的高度宜在一拳左右,使头部与床面保持10厘米左右的距离;应避免长时间仰卧,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好的病人,会因此出现憋气;有严重打呼噜问题的人长时间仰卧,甚至可能引起窒息。


此外,生活中还有一些不良姿势影响人们的健康。比如以下几种:

低头玩手机、看电脑





  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看电脑,会使得肩颈紧绷、腰椎负担大,导致颈椎过早退化;容易患上颈椎病,甚至患上椎间盘突出。因此,低头族看手机、平板电脑最好一次不要超过10分钟,让眼睛看看远方,放松睫状肌。当眼睛出现干涩、视力模糊、酸痛等症状时便是使用过度。


  建议:使用手机时,建议将手机举起,尽可能与眼睛平视。用电脑时,建议尽可能保持背部挺直,眼睛俯视电脑约15至20度。


工作中弓背伸头




  弓背伸头最伤身体,这会导致颈椎、肩膀前屈,长期如此严重损伤腰、背、颈椎部位,引起颈椎、腰椎变形,变得驼背,并伴有颈椎、腰椎、脊柱方面的毛病。


  建议:选择高度、后背角度可调节的座椅;坐时保持膝盖、大腿和后背、肘关节呈90度角;将下巴向内收,使胸腔、肩膀打开,有助于呼吸顺畅。


夹着电话筒





  工作繁忙时觉得自己的两只手都不够用,领导、客户电话来了还得接电话,于是有人经常将话筒夹在脖子上接打电话,由此就会加剧背部和颈部肌肉的担负,且颈肩之间的肌肉在坚持长时用力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肌肉痉挛的问题。


  法国一名病人因长时间将话筒夹在脖子上接打电话,致使左眼失明,而且说话也呈现艰难。研究人员认为,歪着脖子打电话,会使脑壳的骨头压迫颈部的动脉,使从颈部到脑部的血液循环不畅,影响到脑部的血液供应,从而导致脑部功能失调,并产生耳聋、失明、轻微中风等现象。


  建议:最好使用耳机或扩音器。


托腮思考




  托腮坐诱发背痛。这是一个对颈椎非常不利的姿势,还容易诱发头痛。



  建议:想问题时起来走走,或将双手放在后颈,扭转颈部,保证脑部血液流通。


靠在床头看书





  很多人喜欢在睡前将头、背靠在床头上看书。这种半躺半坐着倚靠在床头的姿势,会让颈部、腰背部的肌肉处于拉紧状态。长期这样很容易引起肌肉的疲劳和慢性劳损,会使脊柱小关节及椎间盘逐步发生退变,从而引起颈椎、腰椎方面的疾病。



  此外,当背靠在床头时,胸腔和后脑勺全部被顶直前推,身体所有的肌肉特别是上背近肩颈附近,,被迫用力前推挤压,不仅肌肉紧绷产生酸痛,甚至影响循环和神经系统运作。对脊椎甚至整体的健康造成极大伤害。很多人经常腰酸背痛,原因之一就是常常坐在床上看书。


  建议:睡前看书别超过15分钟,或改成将一腿弯曲、另一腿伸直的姿势,数分钟后交换,避免压力集中在一个点上,导致肌肉疲劳。


起床动作太快





  很多人早上醒来就从床上弹起,哪怕是年轻人也很容易闪到腰。因为躺了一晚,僵硬的肌肉还没放松。特别是老年人早晨起床更不能过快,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多在深夜和凌晨发作,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和中风的发病率以清晨为高,冬天又是高发季节。


  人醒后立即下床或动作较大,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科学家就提出三个半分钟:醒过来不要马上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钟;坐起来又坐半分钟;两条腿下垂在床沿又等半分钟。


  经过这三个半分钟,脑缺血没有了,心脏很安全,减少了不必要的猝死,不必要的心肌梗塞,不必要的脑中风。


  建议:起床时先翻身侧躺,然后用手部的力量将上半身撑起来,再把脚移到床外,放在地板上,慢慢起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尔夫球论坛 ( 京ICP备13021897号-6 )

声明:高尔夫球论坛文章帖子系网友编辑上传,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至电或发送E-mail告之! 51LA统计

GMT+8, 2025-1-10 02:52 , Processed in 0.486871 second(s), 4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Golf Forum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Golf Foru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