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过去的暑期是每年中国青少年高尔夫赛事的高峰期。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与张连伟杯等规格与水平较高的赛事也在这一时期接连举行。在孩子们切磋技艺、家长们交流心得的同时,一些青少年高尔夫发展方面的问题似乎也渐渐凸显。七问中国青少年高尔夫,为您一一梳理与解读:分级标准如何定?积分系统何时建?赛事撞车怎抉择?如何更加人性化?未来出路何处寻?践踏礼仪为哪般?中国家长闹哪样?一起看看吧——
刚刚过去的暑期是每年中国青少年高尔夫赛事的高峰期。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与张连伟杯等规格与水平较高的赛事也在这一时期接连举行。在孩子们切磋技艺、家长们交流心得的同时,一些青少年高尔夫发展方面的问题似乎也渐渐凸显。七问中国青少年高尔夫为您一一梳理与解读。
分级标准如何定?
8月13-15日,张连伟杯国际青少年高尔夫邀请赛连续第二年在昆明温泉高尔夫球会举行。去年男子A组亚军得主姜智杰专程从美国归来参加比赛。最终,其凭借决赛轮的出色发挥逆转取胜,斩获澳门公开赛参赛资格。事实上,2年前,姜智杰就已正式转战美国佛罗里达,开启全新高尔夫生涯。谈起2年以来在美国的参赛经历,姜智杰的父亲姜福盛感慨颇深:“和国内区别太大了,美国青少年球手的基数很大,竞争激烈。比赛的分级制度非常系统,每个巡回赛和每个级别的比赛都有自己的积分体系,每个年龄段的球手也都有很多比赛可打,想要参加高级别的比赛,首先要在低级别的赛事中赚‘星’。”赴美之初,姜智杰每年要参加20多场低级别的赛事,为进军AJGA的赛事做铺垫。
反观国内赛事,尽管目前已拥有包括汇丰青少年冠军赛、业巡赛、希望赛、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张连伟杯等多项巡回赛或邀请赛,但事实上,从赛事规格以及参赛者年龄系统分级的角度来说,国内的青少年赛事表现出同质化程度过高、赛事等级差异化较小等显著特点。
本届张连伟杯E组参赛球手周子勤的母亲钟小姐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国内适合我们这个年龄段孩子参加的比赛太少了,即使有,但年龄段的划分也不够细致,比如6-8岁的打一个组,有的身高都差了一个头,力量也差距很大,同组比赛不是很合理。”张连伟杯赛前,8岁的周子勤刚刚在母亲的陪伴下从美国归来,谈起赴美40多天的参赛感受,钟小姐告诉记者:“美国的青少年赛事分级制度就比较合理,有6岁以下组别,有些比赛还专门设置7岁组和8岁组。”
另一位E组小球手祝赫在父亲的陪伴下第一次参加了张连伟杯的比赛。与8岁的周子勤相比,在国内赛场,6岁的祝赫参赛的机会就更加稀缺。“张连伟杯一年就一次,而且报名比较困难,汇丰青少年一年只有5-6站,还不是每一站都能打。”无奈之下,祝先生联合其他几十位家长自发办赛,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创造比赛机会。“我自己找的赞助商,又跟华堂、东方天星等球会谈到会员价,利用下午三四点的时间比赛,我给孩子们分组设定规则,没办法,确实比赛太少了。”
对此,一位资深媒体人也表示:“青少年比赛的确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级,比如按照年龄或者水平的差距区分,一个青少年球手不能什么比赛都可以参加,当然也要让每个青少年球手都有球可打。”
积分系统何时建?
事实上,除了科学的分级制度,很多家长和关注青少年赛事发展的业内人士都普遍认为,尽管国内部分赛事已经进入中高协积分排名系统,张连伟杯、费度亚洲杯中国系列赛等赛事也已进入世界业余选手积分排名,但一个全国范围内赛事都适用的青少年积分排名系统也应及早建立。“美国各个级别的青少年比赛都有积分系统,而参加AJGA的每场比赛都有积分赚,大的公开赛150分,小的赛事20分,球员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比赛。”姜福盛告诉记者。
与周子勤一样,今年暑期,祝赫也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美国参加青少年比赛。祝先生告诉记者:“在参加美国一场青少年比赛前,工作人员询问祝赫哪一年高中毕业,我算了半天是2026年,其实国外从孩子参加比赛起就有记录,就会一直跟踪孩子的成长历程。”而谈到国内赛事的现状,祝先生也有自己的看法:“希望赛、业巡赛、汇丰青少年的比赛都是自立门户,中国还是缺乏一个全国性统一的积分系统。不同层次的比赛应该有不同的积分,拿到一定积分后可以升级,然后积分在全国的赛事中都是通用的。”对此,姜福盛表示:“这个制度的建立也许需要靠一定的球员基数来支撑,和美国比,中国的青少年球手人数和比赛实在是太少了。”
今年5月,中国高尔夫球青少年球员注册系统启动仪式暨媒体见面会在天津举行。中国高尔夫球青少年运动员比赛注册工作也正式启动。这套系统的建立也许是全国性青少年球手规范化管理的开始,其注册系统的实施,也将为青少年选手的培养、成长和发展留下一条真实而有价值的轨迹。
赛事撞车怎抉择?
5月底,2014希望赛西安站比赛在秦岭壹号高尔夫俱乐部举行,同期,观澜湖尼克劳斯青少年锦标赛与CLPGA金山挑战赛也分别在深圳与青岛上演。同样的状况也出现在7月底辽宁辽阳的希望赛上,同一周,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在昆明举行,而这一全国性赛事举行期间,许多青少年球手正在美国参加比赛,其中不乏一些组别的卫冕冠军。
尽管两次大范围的赛事撞期只能称得上是偶然现象,但其依然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一位知名媒体人也在第一时间撰文表达了“赛事多,球员不够用”的观点。事实上,赛事撞车造成的球手分流可能会给“被撞”的每一个比赛都带来影响。该媒体人表示:“中国青少年球手的总数跟国外比少的可怜,每个年龄段知名球手的人数也很有限,媒体、大众、赞助商关注更多的恰恰是这几个人,所以赛事冲突,对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比赛会有很大影响。”
随着青少年球手的不断增长和崭新赛事的不断涌现,类似的状况也许还会发生。而面对赛事撞期,不同的家长在选择时也有不同的考虑。有家长表示,为了建立孩子的信心,有可能会选择参加一场竞争力相对较小,取的好成绩可能性较大的比赛。而大多数家长则认为,赛事规模越大、竞争力越强,对孩子的成长就越有利。
本届张连伟杯,中华台北共派出各年龄组别共21位球员参赛,规模为历届最大。台北市体育总会高尔夫协会理事长吴见亨告诉记者,他们在中国大陆地区参加最多的就是张连伟杯、全国青少年锦标赛以及业巡赛等朝向集团举办的赛事,在他看来,这几项比赛的规格和水平能够让台湾的孩子们得到很好的锻炼。吴见亨带领的台湾参赛团7月20日就已抵达昆明,而张连伟杯结束后,他们当中的小球员将转战业巡赛大连站以及安妮卡观澜湖青少年女子邀请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