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方文明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音乐家、科学家,他们的人生各有坎坷,却不因坎坷而失去信心,不因苦难而失去盼望,他们信仰上帝,演奏出精彩的生命乐章。贝多芬,正是其中之一。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生于德国的一个贫困家庭,他的父亲约翰是当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碌碌无为、嗜酒如命。贝多芬是七个孩子中的第二个,因长兄夭亡,贝多芬成了长子。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经常把孩子拽到钢琴前,让他在那里苦练许多小时。
贝多芬的母亲第一次嫁给了一个男仆,丧夫后改嫁给贝多芬的父亲。生活剥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但他从小就有音乐天赋,他的父亲想要把他培养成像莫扎特那样的音乐神童,所以从小就逼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8岁时,贝多芬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获得了巨大成功,被人称为第二个莫扎特,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由于约翰的音乐教育缺乏系统性,所以同行说服了约翰,让贝多芬另请高明以进一步发掘潜能。1781年,贝多芬跟随乐队指挥学习钢琴和作曲,另外还跟弗兰兹学习小提琴,在这些老师的系统专业的教育下,贝多芬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12岁时,贝多芬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同时担任风琴师尼福的助手。尼福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理解。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思想给了他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的理想——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自由,他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
此后五年,他又写作了第1号到第11号钢琴奏鸣曲,以及第1号到第3号钢琴协奏曲。1799年,贝多芬完成了《第1号交响曲》。他凭着神奇的想象力,接连写作了震惊乐坛的名作。在这些作品中,弥漫着生命的欢愉与热情,表现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连莫扎特都受束缚的严格形式。
然而,在一帆风顺之际,厄运降临到贝多芬身上——他有了耳聋的疾病。而这个病,似乎是在他童年时,被父亲严格的教训留下的病根。对音乐家而言,失聪无异于灭顶之灾,他再也听不到美妙的旋律了。这是很残酷的打击,为了避免人们发觉他耳聋,贝多芬逐渐离群索居,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
1802年,贝多芬迁到离维也纳一小时车程的海利金宁静村庄作曲,他在那里完成了第2号交响曲。但耳疾恶化使他痛苦万分,因而写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遗书》,陈述悲惨遭遇与不幸。后来,贝多芬又因康德的观点重建信心。他说:“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头苦干”。此时他回到维也纳,1803年写出了雷霆万钧的《第3交响曲》。此曲原想献给拿破仑,但因拿破仑加冕称帝,贝多芬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称为《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毕生热爱生活,并不因耳聋而始终悲观,不因苦难而终生抱怨,他的一生充满了对生命的盼望以及对人生的热爱。他说:“如此美丽的人生我愿再活1000次。”“如果我能活到100岁,我也觉得死得太早。”他爱大自然,常在公园、果园、森林中散步,他说:“我听到树木、岩石在歌唱。”虽然他后来失聪,但他心灵的听觉变得更为敏锐,能听到整个宇宙的交响乐。他用音乐讴歌生命,赞美生命的创造主。他说:“要一架钢琴出声,需用压力。如你经得起压力,神就要把你压出音调来与天上的音乐相和。”他一生创作了两首弥撒曲:《C大调弥撒曲》和《庄严弥撒曲》。后者被贝多芬视为毕生杰作,他完全是凭着灵感创作的,这虽不是一首礼仪圣乐,却表现出强烈的基督教感情,是一首不凡的基督教音乐作品。他唯一的清唱剧是《基督在橄榄山上》。
贝多芬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服侍人的机会。我们应效法耶稣,不顾别人的嘲笑,真心诚意地去服侍人,学会在服侍人的过程中体验主的大爱;并在服侍人的事上,学会服侍主。”他在给兄弟的一封信中说:“神还不愿用死亡把我带走,因为我还负欠甚多!在我出发去天堂之前,必须把圣灵启示我完成的东西留给后人,我才开始写了几个音符。”这是他的最后遗言,那些被他谦卑地称之为“几个音符”的音乐作品,是一位历经苦难,却与命运顽强斗争的勇士留给世界的遗产。
1827年3月26日晚5点45分,贝多芬逝世了。他离开了这个众声喧哗的世界,回到更美的家乡。他的那些乐章,穿越几百年的历史隧道,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心灵。
信息来源:耶稣基督圣经福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