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f Workshop
猜你喜欢

[高尔夫大师杂志] 15万港币:投奔新世界!

[复制链接]
查看: 950|回复: 0
avatar

offline

  离线 

2

主题

0

回帖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在线会员 发表于 2014-2-8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山温泉球会开业之初的全体员工合影。最前排右一为戴耀宗。

  时光回到1984年,这个古老的国家刚刚伸开双臂拥抱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当然也包括高尔夫运动——在那之前几十年里,这项运动一直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标志”被彻底禁止。现在,它终于有机会在南中国的边境开出自己历史性的第一杆。
  直到今天,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当年中山温泉俱乐部位于香港中环毕打街的办公室外挂出的那张宣传海报:“90分钟车程外的全新世界。”这是一句聪明的营销口号。对港人来说,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内地充满神秘感,哪怕近在咫尺的中山也有着无尽的魅力。
  所以,我不得不佩服中山温泉缔造者霍英东的独特创意。不过,这仅仅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当时的香港主权仍然属于英国,而随着经济发展,高尔夫人口也在不断膨胀。但对于任何香港人而言,要打上球并不容易。当地最大的俱乐部是皇家香港高尔夫俱乐部(今香港粉岭高尔夫球会),球会在粉岭拥有3个18洞球场,外加在深水湾的一个小9洞——但问题是,这是一家纯私人球会,入会费不菲,还有一个冗长的等候名单。
  这就是我——以及一些香港高尔夫爱好者当时面对的现状。我们无法在本地获得太多的打球机会,让人沮丧。那跨越边境,寻找一个替代品就成为不错的选择,中山无疑就是那个理想的地方。
  在中山温泉俱乐部的建造过程中,有两个人——戴耀宗和邓树泉——起到了关键作用。戴耀宗是一位出色的高尔夫经理人,能说流利的普通话、粤语和英文。始创期的俱乐部,员工背景各异,来自世界各地,他是一位能将所有团结起来的领袖。而邓树泉则来自香港著名的高尔夫世家。他们一家四兄弟全部是专业球手,邓树泉是老大,也可以说是球技最出色的一个。他曾代表香港队出战高尔夫世界杯,后来则成为了著名的职业教练。在邓树泉的努力下,中山温泉球会源源不断地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职业球手,从林少茹、郑文根、肖成汉再到后来的梁文冲,当然这是后话。
  说回我自己吧,因为在香港无球可打,我在两位密友的劝说下,拿出了自己几乎所有的积蓄,一起买下了中山温泉的一张团体会员卡,有些糊里糊涂地就成为了新中国第一家球会最早的一批会员之一。
  那张会员卡花掉了我15万港币。在今天,这看上去不算太大的数目。但那个时候,对于一位初出茅庐的体育记者来说,则已经是我足足不吃不喝三年的总收入。无论如何,我们总算有了自己的主场。我们至少每两个月都会逃离一次繁忙的香港,到中山那个静谧的山谷下享受蓝天与绿茵。每一次,我们几个人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打足72洞的较量。
  当时,我们往往会在周五早上从香港出发,乘坐50分钟的渡船到达澳门。一位来自中山的工作人员会在码头接我们,坐上汽车,不到45分钟车程后我们就会到达球场。这样,我们就能赶在天黑之前完成一个18洞。
  第二天早上,我们会顶着第一缕阳光起床,保证能最先站上发球台,避免可能的拥堵。打18洞,简单的午餐,再打18洞,然后在晚餐前享受一把温泉,这样的周六已经成为惯例。
  周日我们会起得一样早,这样就能在中午之前完成全部的四轮,马上赶往澳门。这样我可以按时在下午5点前出现在香港的办公室,编辑出版第二天的《南华早报》。
  在我那些年跨越内地、香港、澳门三地的高尔夫之旅中,偶尔会出现一些小插曲,比如在出入境时发生的意外——那往往是因为球包引起的麻烦,因为当时那玩意在内地绝对是新鲜物件。有几次在进入内地时,出入境官员都问到我随身带着的形状奇怪的行李是什么,眼里充满困惑——如同那些在中山温泉球会旁学校内操场上玩耍的小孩盯着我的球包时奇怪的神情。随后,他们会仔细清点球包里的球杆和高尔夫球数量,并记录在入境卡上。
  这有时候会给我的出境带来麻烦,因为即便伍兹也没法保证能用一颗球打完72洞。所以,当被出入境官员问到“为什么你给中国人民留了点东西”时,我就不得不用英语,加上自己蹩脚的广东话甚至身体语言来解释,我是如何把那些高尔夫球打到了水塘、农场和茶田里。说实话,当时赶着水牛的农民在紧挨着球道的农田里耕种的场面,现在看来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中山温泉也是帕尔默职业生涯的巅峰之作之一。在他后来出版的回忆录《Memories, Stories and Memorabilia》里写道:“在作为高尔夫设计师的三十年生涯里,我收获了很多快乐,但没有哪一次的的体验,能像与搭档厄德·塞伊(Ed Seay)在中国设计与建造中山温泉球会一样特别。其实我当时并不知道,这座球场对这一块大陆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高效率的中国工人,迅速让帕尔默的设计图纸变成现实。“我将一颗高尔夫球送给其中一名工人。”帕尔默回忆,“他盯着球看了好一会儿,然后居然张开嘴尝试着想咬一口。这一幕让我震惊——这些亲手建起了这座球场的人对高尔夫没有任何概念。”而与搭档回到美国几个月后,一个意外让帕尔默他们惊讶不已。“中国人完美地装上了球场的排水系统——唯一的缺憾是他们将管道都铺在地上了!”
  当然,这并没有阻碍中山温泉球会成为中国高尔夫史上的一大传奇。它远不是中国最大的球会,甚至没有举办过什么重量级的国际大赛,但毫无疑问,中山温泉将是中国高尔夫史永远都无法回避的名字。♣
  斯宾塞·罗宾森(Spencer Robinson)
  资深高尔夫作家,曾供职《南华早报》,后任《亚洲高尔夫月刊》出版人兼主编,是中山温泉俱乐部的首批会员之一。

(《高尔夫大师》2014年1月号“15万港币:投奔新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尔夫球论坛 ( 京ICP备13021897号-6 )

声明:高尔夫球论坛文章帖子系网友编辑上传,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至电或发送E-mail告之! 51LA统计

GMT+8, 2024-12-20 05:15 , Processed in 0.431853 second(s), 4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Golf Forum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Golf Foru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