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2017中国十佳高尔夫教练评选盛典
爱奇艺&凤凰网高尔夫
10月12日 18:00
全程直播 敬请期待
中国高尔夫已有三十余年历史,如今男女职业球手皆有问鼎世界级冠军的实力。以我们的冠军球手的数量,除以高尔夫人口基数,比例在国际上并不落后,说明中国人适合参与这项运动。培养一代又一代国手的本土教练是谁?《高尔夫》杂志从2007年开始,不懈地发掘并表彰坚持在教学一线的优秀教练员,这件费力不讨好的良心差事,一做也十年了。
时间回到2007年,“非典”之后,中国高尔夫的打球人口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本刊也迎来了光辉灿烂的发展时期。继2004年评选“中国十佳球场”首开高尔夫媒体评选之先河,编辑部同仁们也在思索,除球场品质直接影响到打球体验之外,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到中国打球人口的增长以及高尔夫的整体水平呢?答案是教练。
是的。尽管高尔夫教练在早年间从业者寥寥,甚至不能称其为一个行当,但是正是高尔夫教练的素质既决定了高尔夫潜在爱好者的初次体验的下限,又影响到了中国高尔夫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上限——看似若即若离,却不可或缺。
唐锦昌在颁奖时感慨,如果没有“中国十佳教练”的认可,自己可能会放弃教练职业
如果你也是在2003年前后开始接触高尔夫,可以回想起十年前打球人口爆发式增长的情景,不仅大多数初学者是参照《高尔夫》杂志上提供的“百佳教球”和“个人课堂”完成自我摸索和独立实践的过程,就连很多教练都需要从这一媒体平台上获取最先进的国外教学理念呢!高尔夫爱好者可以找到一名自圆其说,乃至融会贯通的高尔夫教练,在当时是多么宝贵的一件事呢!
相对于今天的互联网发展,十年前信息沟通非常闭塞,教练又大多分布在国内各地的球会中不为外人所熟识,如何评选出令人信服的优秀中国教练,并且代表同行中的先进教学水平,就成为了摆在当时编辑部面前的重要课题。与美国高尔夫的百余年积淀不同,中国高尔夫仅有短短二十余年的积累,或许存在着一代人可以称之为的高尔夫名师?带着这一疑问,当时的编辑部同仁进行了大量的排查走访工作,设计出禁得住推敲,并且可以沿用至今的评选办法和规则,最终将中国优秀教练的评选模式设定为每两年选出一次“十佳”。
年少美与家人共同分享来之不易的荣誉
为了总结前人二十余年劳动成果,并且考虑到很多人曾经对中国高尔夫做出了突出贡献,首届“中国十佳教练评选”除了产生当时水平最高的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十名高尔夫教练外,还评出了数名“特别贡献奖”得主。以后历届评选,评委会也在“中国十佳教练”的十人名单之外,给予了其他突出贡献者以特别褒奖。这便形成了以“中国十佳教练”为主,其他奖项为辅的,中国最早也是唯一针对高尔夫教练水平的评选活动——《高尔夫》杂志中国十佳教练评选活动。
十年间产生的五次评选结果,其中有无遗憾呢?
在中国教学的外籍教练流动性很大,很多世界顶级教练都曾在中国“昙花一现”,露过一阵儿脸或成立学院后又销声匿迹了。《高尔夫》杂志在第一届评选设计规则时,就考虑到本着服务中国高尔夫爱好者的原则,把在华教球时间满三年、每年用于教学时间必须占全部工作时间的一半以上,作为了最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并列入了报名条件的首要位置。
获得2011年十佳教练称号的何健铭
吉姆·约翰逊(Jim Johnson)在2009年未能当选“优秀外籍教练”是个“历史的误会”。时年,吉姆刚从国家队总教练的位置上离开,落脚在北京鸿华练习场,作为当时风头正劲的叶剑威、叶剑锋兄弟的启蒙教练和原国家队总教练,水平自不在话下,甚至连他的太太都是高尔夫的专项心理辅导师,更是一项场外加分选项。但是,坊间传言他在国家队受了“内伤”,心生去意,评委会担心发奖之后,吉姆离开中国,令奖项颁发失去意义,便在与他同样优秀的一墙之隔的北湖练习场的詹姆斯·施雷德之间,选择了后者(詹姆斯培养了刘钰和张进)。未成想,詹姆斯不到一年就离开中国去了马来西亚的某球会任职管理层,吉姆反而扎根在了滇池湖畔继续为中国球手服务一直至今,所以说,当年的一念之差,导致了吉姆未能获得历史的肯定。
范治省二十余年始终奋战在深圳教学第一线,如今桃李满天下
很多人曾经提起过黄文。作为李超、牛培宇、钟笑龙等活跃在千禧十年的新一代职业球手的启蒙教练,论资历和成果,黄文当选“中国十佳教练”可谓众望所归。但是,当我们找到黄文的时候,她已经从教学一线退下来很久了,考虑到让出自己的名额可以鼓励更多后起之秀,她婉拒了评委会的提名。像黄文这样将名誉看得开的前辈并不在少数,他们在自身不断为中国高尔夫事业做贡献的同时,还在替同行和后辈们考虑生计问题,想必是熬过当年的苦,更能体恤后来者的不易。都说“同行是冤家”,但是在中国高尔夫的教练行业,让人也能看到前人对后人更深切的关爱。感动之余,更加坚定了我们将这项评选工作更好办下去的决心。
最令人惋惜的,恐怕是宋庆礼先生未能出现在历届获奖者的名单之中。原因其实很简单,宋庆礼成名已久,在首届中国十佳教练评选时,已经作为评委推荐和品评同行。熟悉宋庆礼为人的都应当理解,以“宋大炮”的直率与天真,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事,他是不愿更不屑去做的。甚至于在病情恶化之前,宋庆礼仍以重病之躯参与了上届评选的讨论工作,可见他对于本项工作何其重视并负责。美国《Golf Digest》杂志在2011年曾经推选过除美国本土外的“世界八十佳高尔夫教练”,宋庆礼成为中国籍唯一当选者,可谓众望所归。
十年过去了,当然更多的是值得欣慰的事。
2007年,作为中山温泉球会的第一位教练,江湖敬称“师公”邓树泉在接受第一届中国十佳教练评选活动颁发的“特殊贡献奖”时,说出了自己20年未了的心愿:在内地创办一所高尔夫学院。“在那里的教练无需为生计担忧,无需陪老板打球,无需承担复杂的管理工作,他们只需要专注于一件事——发现高尔夫天才,并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球手。” 邓树泉在领奖时感慨万千,继续说道:“像霍(英东)老板那样,愿意为中国高尔夫事业做贡献,又不计回报的人,一辈子遇到一位就应该知足了。”
2000年前的上海滩,一半以上的高尔夫人口都找戚增发学过球
可喜的是,在十年后的今天,全国各地的高尔夫学院以野火燎原之势席卷开来。中国不仅有了专业的高尔夫教学团队,使用上了国际顶尖的教学仪器,有了与世界接轨的教学认证培训体系,甚至还发展出高尔夫专项的心理导师、运动康复师、体能教练、为巡回赛球手服务的工房车以及为业余球手服务的大大小小的球具工房。比之十年前,以“提高高尔夫水平”这一基准来看待高尔夫教练行业的话,如今这个行业不仅横向有了进一步拓宽,纵向也更为严谨深刻了——中国的高尔夫水平正在缩小与领先国家之间的差距——这一变革说明了至少三个问题:首先,中国的高尔夫爱好者更加重视从装备到技术,从身体到心理等各个层面的建设了,对高尔夫的认识也随着时间逐步加深了;其次,爱好者的数量比十年前更多了,有了足够的市场规模,养活了更多更细分的从业者;最后,随着高尔夫入奥,举国体制营造的训练和比赛条件,高尔夫成为中高考特长生的加分项等利好消息,使高尔夫正在摆脱小众人群的尴尬,慢慢回归到运动本身,更多从业者、投资者和家长相信,高尔夫在中国会有更光明的前景。
《高尔夫》杂志之所以能够十年如一日地为中国高尔夫爱好者评选“中国十佳教练”,除了自身的坚持之外,还应当感谢历届赞助商的鼎力支持。从首届开始一直赞助颁奖晚宴的百龄坛威士忌,到第二届颁奖晚宴设在华彬集团长安街旁的紫金剧院进行现场直播,再到与Titleist和美国百佳教练麦克·布雷德共同举办教练论坛,发展至今,我们又得到了太平洋联盟的鼎力赞助。
本着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的原则,中国十佳教练评选活动在今年有所突破。除了保持以往五届评选中,由教学机构、球会、球队或历届得奖者推荐候选者,候选者填写报名表,再由评委会成员评分的这一重要审核环节之外,10月12日上午,组委会还将于天津27人俱乐部内举行现场评定环节——评委现场出题,候选者当堂解答——这一考验既是对教练实操能力的突击审查,又将决定“中国十佳教练”的荣誉称号最终花落谁家,使评选结果更加公正、公平、公开。评选活动现场将以网络视频直播的形式,实时发布在公众媒体上,增加了高尔夫爱好者的参与度,同时欢迎广大网友的监督。
不仅如此,现场评审环节之后,组委会还将邀请评委会成员与候选者就“如何吸引高尔夫人口”主题举办产业论坛,希望能就当前中国高尔夫人口的瓶颈期问题,交换彼此的认识,为共同促进高尔夫产业健康发展,提出行之有效的意见。当晚,2016~2017太平洋联盟·“中国十佳教练”颁奖晚宴将于天津松江国际马会开席,三百余位嘉宾将共同见证新一届“中国十佳教练”的诞生。隔天,晚宴现场抽取的幸运者,还将受邀与新科“中国十佳教练”同组,体验27人俱乐部的秋季美景和经典设计,悠哉美哉!
归根结底,虽然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媒体发布形式的推陈出新——杂志或许不再是高尔夫爱好者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但是作为中国大陆历史最久、发行量最大、最严谨做事的一本专业性刊物,《高尔夫》杂志努力的方向始终未曾改变——为你精挑细选最好的打球建议,提高高尔夫成绩与健身乐趣。
历届中国十佳教练评选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精彩尽在《高尔夫》杂志
点击下方封面图片在线购买此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