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f Workshop
猜你喜欢

[高尔夫杂志GM] 寻找完美1号木

[复制链接]
查看: 52|回复: 0
avatar

offline

  离线 

58

主题

0

回帖

2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1
在线会员 发表于 2017-3-15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球杆匹配会非常令人着迷。心无旁骛地开始,打几杆,然后以轻松的心情结束
——手上多了一支理想的开球木杆。
寻找完美1号木


当我出现在刺刀高尔夫球场时,我知道自己有点过了,当时所有球手都侧目看着我。我猜大家并不习惯看到某个家伙背着一个球包,而里面塞了9支顶着花里胡哨的杆头套的1号木杆。不过,在寻找完美开球木杆的道路上,你必须得放开手脚。我大部分球杆是从GolfMart那里借的。练习场上等着我的是一台TrackMan和一部更为精准的仪器:乔·郭的大脑。


郭是在旧金山工作的一位球杆适配技师,他在GolfWRX上有一大批追随者。他拥有一种神秘的,像宫城先生那样的传递智慧的方法。今天,在他面前呈扇形展开的是用作实验的各种各样的杆身。嗯,我已经想不起来上一次自己打了一整筐球是什么时候了。突然,我特别希望自己有一粒高球“伟哥”。


开始,我们以我的第一代泰勒梅SLDR为准建立了一条基准线。那支杆特别旧,甚至杆头底部还缺失了一部分,这也让郭觉得很好笑:“那可能改变了两个挥重单位。”


对郭来说,数据中的关键一环是击球效率:球速除以杆头速度。得出的数字越大越好,而且,达到1.50是我们的非正式目标。我用自己那支SLDR打出了半打好球,平均击球效率为1.46,不过郭对飞行弹道不满意:“看,从天上掉下来了。”他说道,就好像他看到被打伤的小鸟似的。这是过去五年我的击球轨迹。


接着,我打了新款的泰勒梅M1。我的第一次挥杆相当不错,击球效率为1.48。然后,我的第二次击球十分完美,让郭惊诧不已:“哦,天哪!”击球效率高达1.52,飞行距离为266码,比我的SLDR远了20码。我准备就此结束自己的球杆适配。


但TrackMan上的数据并不尽如人意。只能怪使用者了;我并不是个节奏分明的击球手。为了努力提高自己不太稳定的8.1差点,最近我还上了几节课。有时我能记得要怎么做,有时就忘了。我之前的挥杆出现失误时会导致小右曲球,对此,郭总是会问,“是不是打到杆头跟部了?”


接下来,我试了美津浓JPX900。它甜美的钴蓝色杆头,最符合我的审美,不过,即便采用两款不同杆身,加上可调杆面角度,我的球仍旧飞得太高,带有过多球旋。


随后是Ping G。我总是把球打到右边,即使更换了杆身也一样,不过我不能把责任都归咎于Ping,或是美津浓。我意识到自己完全忘记了新的挥杆理念,而是用了自己之前旧的、低效的动作。这就是用高科技做球杆适配的问题:我们只是普通人。不过,郭依然深受鼓舞,因为即使我用Ping打出了中等水平击球,其击球效率也达到了1.46。我们决定在打过75颗球之后休息一下,再试一次,而我有一种击球过度的眩晕感。


休息之后,我用Titleist 917D2击球完美,而且落球点最为集中。如果明智一些,可能我应该选917D2,因为更高的开球上球道率对我至关重要。不过,1号木杆的适配无关明智与否。更多是本能的、原始的距离需要。因此,我继续试杆。


那天我试的最后一支1号木杆是卡拉威 Great Big Bertha Epic。我打出三个完美击球,不过不大肯定要怎么下结论。我们所谓的“感觉”大多数来自实际击球的声音,而卡拉威的标志特征就是比其他1号木杆击球声音更小,这让我一直怀疑是不是击球过于柔和了。郭研究了各项数据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结论:“噢噢噢,妈呀!”击球效率达到了当天峰值:1.53。我的球速也达到了最大值。


现在,该选杆身了。郭给了我三菱Kuro Kage的杆身。杆头感觉如羽毛般轻盈,而我的杆头速度达到了111英里/小时。我有点晕。那已经接近那些大炮球手的数据了。我们用这支杆身分别试了M1、G和Epic,还试了另一款Kuro Kage杆身:XT50。我损失了一些速度,但感觉更好,只出现个别几次明显失误。使用三款杆头的所有良好挥杆都产生了相近的结果,不过,用Epic的杆头跟部打出的可怕击球,其击球效率也达到了1.49,明显高于其他两款杆头。


111次击球之后就决出了胜负。找出一支1号木杆,既能实现最大球速,又能修正你的典型失误,只能靠天意了。这支Epic,使用这款杆身,就是我的开球木杆。


而你的呢?很难说。球杆适配永远都有更好的,不过,这并不是严格的科学测试。而且每次适配都非常独特。你的距离也会变化。我的也一样。如果我第二天重新回到练习场,我的身体和挥杆会有些不同,而数据也许会将我推向一支完全不同的球杆。


幸运的是,我实在累得无法再去测试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精彩尽在《高尔夫》杂志
回复 “订阅” 查看此刊详细购买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1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尔夫球论坛 ( 京ICP备13021897号-6 )

声明:高尔夫球论坛文章帖子系网友编辑上传,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至电或发送E-mail告之! 51LA统计

GMT+8, 2024-11-23 07:52 , Processed in 1.080693 second(s), 4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Golf Forum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Golf Foru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