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我们也为大家细化整理了一些具体内容
01 如何使用口罩
尽量宅在家,如果去到非疫区空旷且通风的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公共场所则需要佩戴口罩。如有疑似症状要到医院就诊时,需佩戴不含呼吸阀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对于普通人而言,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即可。建议不要盲目囤积口罩,将N95口罩留给更有需要的医护人员。
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 戴口罩前先洗手,手不要触摸口罩面,通过两端线绳佩戴和摘取。
- 如果佩戴口罩过程中,口罩变得潮湿或沾染了鼻腔分泌物,需及时更换。
- 取下口罩后,立刻将其扔进垃圾桶并洗手。
-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弯曲的手肘捂住口鼻。
02 勤洗手
新型冠状病毒可能通过手部接触,再经揉眼睛、抠鼻、摸嘴巴等行为造成感染,所以勤洗手比戴口罩更为重要。
餐前、便后,外出回家,咳嗽打喷嚏,打扫卫生、抚摸动物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记得洗手,制备食物之前、期间和之后,以及用手触摸口、鼻、眼之前也要洗手。
使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搓手时间应不少于20秒。谨记洗手七字口诀。擦手时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纸,如果没有,用洁净的毛巾擦拭,毛巾变湿时需及时更换。
03 居家清洁
清洁:每日打扫卫生,及时清除室内垃圾。
通风:每日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开窗前适当增添衣物,避免着凉。
消毒:如果家人曾接触过疑似患者,家中则需要严格消毒。定期用消毒剂对地面和经常接触的物品消毒,按说明书使用消毒剂,并戴好手套,避免接触皮肤和口鼻。
几日前,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监测中,在一名确诊患者家中门把手上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广州市疾控专家提醒,日常家居细节中,有许多容易造成病毒间接传播的途径,如门把手、手机屏幕、电脑键盘等也可能是病菌载体,应注意清洁。
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蒋荣猛说,病毒从人体出来后会很快沉降,不会在空气中飘移。从这个意义讲,空气中不会有病毒。但病毒可能落在物体上,人可以通过手来接触到病毒。病毒在光滑的物体表面能存活数小时,温度湿度合适的环境能存活1天,有发现可达到5天。
- 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 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液、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香港大学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了在细胞中生长的新型冠状病毒
- 收快递和外卖时,最好选择无接触配送。收到后用酒精擦拭包装盒和包装袋,去除包装后及时洗手,降低病毒存在的可能性。
- 需要注意的是,食用醋所含醋酸浓度较低,熏醋不仅达不到消毒效果,还会对人的眼睛和呼吸道造成刺激。
- 如果家有宠物,最好减少外出遛狗行为,不让宠物接触流浪动物,定期对宠物进行清洁,及时处理家中宠物粪便,抚摸宠物后记得洗手。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家养的猫狗会感染新冠状病毒。养宠物的人不必太担心,更不要随便遗弃宠物。
04 合理作息
- 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粗细搭配、荤素适当,多吃新鲜水果,多喝水,拒绝野味,避免食用生冷的,未熟透的食物。
- 在家做饭时,要将肉禽蛋类彻底烹饪,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
- 点外卖最好选择熟悉,品质有保障的店,选择无接触配送服务。
- 不要听信偏方和食疗,更不要盲目囤积板蓝根、双黄连颗粒等药物。
- 保证充足的睡眠,尽可能做到早睡早起。
- 宅久了需要动一动,在室内进行一些碎片化运动如健身操、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既可以增加趣味性,又能提升代谢率。空间允许的话,还可以进行跳绳、爬楼梯等体育活动。
疫情期间如何通过饮食提高免疫力?
营养专家给出了十条建议
1
每天摄入高蛋白类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不吃野生动物。
2
每天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
3
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500ml。
4
食物种类、来源及色彩丰富多样,每天不少于20种食物;不要偏食,荤素搭配。
5
保证充足营养,在平时饮食的基础上加量,既要吃饱、又要吃好。
6
饮食不足、老人及慢性消耗性基础疾病患者,建议增加商业化肠内营养剂(特医食品),每天额外补充不少于500大卡。
7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不要节食,不要减重。
8
规律作息及充足睡眠,每天保证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
9
开展个人类型体育锻炼,每天累计时间不少于1小时,不参加群体性体育活动。
10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建议适量补充复方维生素、矿物质及深海鱼油等保健食品。适量运动、早睡早起,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参考资料:
[1] 世界卫生组织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对公众的建议
[2]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关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饮食营养专家建议》
[3] 何剑锋,宋铁等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广东科技出版社,2020年
[4] 周旺等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
[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
还没完
1月29日,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疫情已发现一些儿童和婴幼儿病例,但这些病例临床症状较轻;中老年人,特别是有慢性基础病的老年人,重症风险相对更高。
国家卫健委在官网发布的《关于做好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本次疫情的危重症人群中,老年人居多,要将老年人的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尽最大努力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
老年人由于各项生理机能退化,抗病能力不如年轻人,需重点做好防护。
应对疫情,老年人最该做好哪几件事?如果家中老人需要看病怎么办?下面给老年人推荐18条防护建议。
家居环境篇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少出门是最好的措施。老年人尤其应减少外出,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车站、公共浴池、棋牌室等。
宅在家的老年人,需做好以下防护:
1
洗手洗够30秒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如果没有注意使双手沾上病毒,揉眼睛时就可能造成感染,所以勤洗手绝不是一句空话。
从外面回家后、做菜前、吃饭前、如厕后,尤其要注意洗手。在流动水下用肥皂或洗手液揉搓30秒左右,把手掌、手背、手指缝都洗一洗。
2
每天通风至少2次
室外的空气经过“稀释”和流动,几乎不能把病毒带进室内。
建议每日打开门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天气好的时候,可以晒晒被子、衣服,紫外线是天然的消毒剂。
3
备好常用药
家中常备体温计和常用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盲目停药。
记住所在辖区发热门诊的地址和电话,如有需求及时联络。
4
防跌倒,降低去医院几率
疫情当前,老年人应避免往医院跑,以免引起交叉感染。然而老年人一旦跌倒,很容易引发骨折或脑出血,这时往往不得不去医院。
建议老年人在家少穿拖鞋,锻炼时,身边要有家属看护,防跌倒极为重要。
5
室温舒适,注意保暖
冬季心脑急症、呼吸道疾病高发,老年人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室内温度过低易诱发血管痉挛,必要时可以开空调取暖。
但需要提醒的是,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在56℃下30分钟即可灭活,但人体是恒温的,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开空调、泡热水澡可将病毒“热”死。
饮食篇
合理膳食是改善老人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的重要环节。老年人在饮食方面可适当做以下侧重:
1
肉类做熟,使用公筷
- 处理食物时生熟分开,鸡鸭鱼肉、海鲜、蛋类等,充分做熟再吃。
- 不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不去未经消毒处理的菜市场,不在无保护措施下接触活禽。
- 家庭用餐,实行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
- 烟酒对预防传染病没有任何好处,应禁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2
适当增加有助增强抵抗力的食物
大豆及制品、蘑菇、枸杞、黄芪等食物中,含有黄酮、甜菜碱等抗氧化物质,瘦牛、羊肉等富含蛋白质、左旋肉碱,都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超过5种,最好500克以上,其中一半为深色蔬果类。
3
补充优质蛋白
老年人抵抗力比较弱,是病毒侵犯的主要人群,在饮食中要注意增加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每天都应保证有。如果食欲不好,还应吃一些乳清蛋白粉。
4
少食多餐,不可过饱
老年人宅在家里,缺少运动,吃得过饱,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少食多餐,不要一顿吃饱,尤其是晚上不可过饱,食欲不好或活动受限的老人要特别注意。
5
多饮水,保证大便通畅
疫情期间,老年人运动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大便容易干燥。若用力排便,易引发心血管事件。
- 充分饮水、吃点粗粮、多吃水果、增加活动量等,都有助保证大便通畅。
- 每天饮水应在1500~2000毫升,多次少量;可以饮温开水或淡茶水。饭前饭后菜汤、鱼汤、鸡汤等也是不错选择。
出行篇
疫情期间,年轻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社交、消遣,而老年人爱走动,容易坐不住。如果老人一定要出门,要注意5个细节。
1
出门戴口罩
外出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如果口罩不够用,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普通大众的口罩不必用一次换一次,可根据清洁程度延长使用时间。
- 口罩戴上后,不要频繁用手触摸;
- 摘口罩时,应通过耳挂,尽量少接触口罩的污染面;
- 保存口罩,应先将接触口鼻的一面朝里折好,再放进清洁的自封袋,而不是放在兜里、口袋里。
2
外出避免用手揉眼
- 在室外时,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少接触公共物品;
- 减少与人近距离接触,尽量与人相距1米以上打招呼;
-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遮住口鼻。
3
避免乘坐公共交通
老年人大多比较节俭,出门不愿意打车,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出行最好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建议步行或者由家人开车接送。
4
回家后做4件事
回家后,及时洗手洗脸;把脱下的外套放在通风的窗口;用酒精棉片擦拭手机;带回的物品用清水清洗处理,或用酒精喷洒消毒。
生病护理篇
老年人在冬天容易生病,心脑急症、关节疼痛、感冒等大小病症容易找上门。如果老人有身体不适,应视情况是否需要去医院,并做好护理。
1
小病痛,线上问诊或去社区医院
疫情期间,小病痛不宜往大医院跑。老年人如果出现不适,容易怀疑自己是否感染,出现焦虑。
建议与社区医院建立联系,可以先线上问诊,或在家人陪同下到社区医院,既能降低感染风险,又可以减轻医疗资源压力。
2
有感冒迹象,先观察再决定
如果老人有感冒迹象,不建议直接去发热门诊,可以先在家观察,以免增加感染风险。但如果有发热、咳嗽、咽痛等全身不适,应及时就医。
3
不得不去医院,务必做好防护
去医院前,家属及老人一定要戴好口罩。在医院里要“管住手”,避免用手摸口罩外侧,避免揉眼睛,避免频繁触摸公共物品,注意勤洗手。
4
放松心情,避免焦虑
疫情是有时间限度的,经过一定时段就会过去,老年人要正确看待疫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可以多听听音乐、跟家人聊聊天。
面对疫情,老年人往往是脆弱的,需要做好充分的防护。对待家里的老人,请多一分耐心,多一分包容;老年人也应主动从正规渠道学习防控知识,管好自己的生命健康,也是一种了不起的技能。
来源:生命时报(ID:LT0385 记者:郑荣华),部分内容来源: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