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高迷网
高尔夫球手们并不知道,他们其实有着大量潜在的本能性智能。他们通常夹杂着成人的分析法进行学习(将挥杆分解成许多小碎片,然后再重新串起来),从而干扰了本能性智能的发挥。
作为高尔夫教练,我发现在打球动机的背后蕴藏着大量的技能。我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让你改变打球的动机或目的,我保证可以让你产生10种挥杆动作的变化,而你根本觉察不出来。
在我执教的几年间,我有幸很早就接触了这种训练法。而这种训练法需要因人而异,我在教球过程中则需要因材施教。今天就拿出来与各位一起分享。
“钉子训练法”
双手平伸握住球杆,球杆与地面平行,与胸齐高,像握住斧头一样挥舞。这时,想象在你前面有一颗巨大的钉子。在不做任何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后挥球杆,然后砸向这颗假想的钉子。重复做几组该动作,尽可能地用本能行为。
第二步
如图所示,将杆头置于桶上方。重复之前的动作,将目标想象成钉子。后挥杆并将注意力集中于钉子上。杆头当然不要击中木桶,仅仅做出后挥杆及钉钉子的动作而已。
最后一步
现在,将杆头降至地面高度。想象有颗钉子横穿高尔夫球(我实际上有一粒带有钉子的高尔夫球,在训练时省去了视觉想象)。千万别让大脑中的理性思想指导你该如何挥杆,而是要凭着本能及直觉去击打想象中的钉子。
如果你的目标是要将钉子钉入高尔夫球中,你的挥杆动作会是怎样?
该训练法所能改善之处
接受训练之后,我很高兴见到不少学生的挥杆有了新的变化。而最让我欣慰的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挥杆的变化。动作是内心动机的反映,有如条件反射机制般。
通过此训练法,我看到学生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进步:
• 挥杆平面
• 杆面控制
• 击球质量
• 握杆
• 手腕动作
• 中枢旋转运动
• 重心转移
• 头部运动
• 身体过渡顺序
其实我还可以列举出更多方面。虽然此方法并非是精英球员挥杆的完美体现,但至少已经很接近了。球员们在过去几年的苦练终于显现起色。
科学原理
目前,有不少理论也是支持这项训练法的,无论是大脑认知理论还是球场上的运动理论。运动认知理论的研究也认同我们的观点,即球员心理需关注外部焦点中心(比如想象中的钉子),而不是内部焦点中心(比如手臂运动、肩膀运动等),以外部认知中心为导向的运动可产生正确的结果。
同时,还可以帮助那些过度分析型的球友简化思维。
稳定性
其实,高尔夫球手们的头号目标就是实现击球的稳定性,而这项训练可以助大家一臂之力。不仅有利于运动上的稳定性(我从未见过挥斧头的人离开过正确的挥杆平面),同时还让球员在思想上保持单一想法,单一的思想日复一日不会变。
而大多数球员所思考的却是每一次挥杆该怎么打,而该训练法却消除了个别差异的不确定性。
或许资深读者们会对该训练过于简单而表示不屑,但我真心建议大家去试试。我还发现一点,对挥杆原理了解越多的球手,其受益也是越多的。
|
|